近日,沃尔沃汽车首款基于SMA架构打造的超混车型,全新沃尔沃XC70正式公布了智能车机系统。一番体验下来,个人感觉基本上可以用一两句话对这套车机系统的使用质感做概括,即“理性交给逻辑、温度交给细节”。
理性交给逻辑
先聊聊显示硬件陈设与界面设计,作为能够赢得“第一印象”最直接的因素,全新沃尔沃XC70并没有采用太多复杂的显示硬件,但不得不承认,“较为传统”的15.4英寸高分辨率中控触摸显示屏+12.3英寸仪表+92英寸AR-HUD的三屏组合,反倒是最契合用户使用习惯的,相比较过于夸张的尺寸和造型,这套组合的优势就在于,“车速”、“导航”等关键信息永远会出现在不需要大幅转动眼球的位置,“胎压报警”、“故障维修”等安全信息始终醒目,有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次要信息”绝不会喧宾夺主。
举个例子,当车辆进入隧道,环境亮度陡降时,屏幕亮度的自动适配没有提示音,更不会出现类似“是否需要降低屏幕亮度”这样“炫技式”的弹窗,就如同呼吸般自然,再比如普遍存在的3D渲染偏差问题,全新沃尔沃XC70的这套车机系统进行了针对性强化,采用最接近人眼视角的50mm标准焦段,配合5-90度多角度视野,让“距离感”随时在线。
而在交互层面,依旧遵循着简单高效的原则,而如何“高效”的关键,在于贴合直觉的操作逻辑,简单来说,下意识的操作,基本上都能得到正确反馈,两指就能缩放地图、单指就能滑动界面,桌面支持个性化定制,子菜单也没有那么多层级,与手机的操作逻辑几乎相同,这些在如今层层包装下早已面目全非的使用逻辑,在这套车机系统中又回归至自然状态。
其实,这套车机系统的底层逻辑很简单,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不追求过度装饰,而是在适当时机提供最实用的设计方案,这种以简化复杂性为目的的线构设计,秉承了沃尔沃汽车“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哲学,这正是理性简约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最传统,也是最安全的特征之一。
温度交给细节
但在理性逻辑的背后,这套车机系统并不缺乏有温度的细节,比如在触控图标时,从应用启动时的弹性过渡到状态变化时的微动响应,都会在不经意之间提示你“操作正在进行”;小沃对语音指令给出反馈时,则会呈现出光晕状浮动,而且,小沃形象也进行了小幅修改,更为温柔灵动,且交互时的反馈更具律动感,动画演绎也更为细腻流畅。
除了交互反馈之外,功能性层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中非常出彩的场景助手,甚至允许用户DIY不同命令,举个例子,你可以在这套车机中输出这样的剧本,“如果副驾有老人,空调自动调至25度”、“如果室外温度>30℃,就打开车内空调但避免直吹”。
而且,这种预设逻辑,还可以延伸至休憩模式,这套车机为用户提供了包括林中漫步、篝火围坐、冥想疗愈、深海遨游等四种休憩模式,恰好对应了午休、等人、放松小憩等多个不同场景。
用户可通过快捷控制或APP列表一键开启,时长可以控制,主题可以选择,模式激活后,遮阳帘、阅读灯、车外灯、车窗等同步关闭,座椅靠背向后调节至130°(默认角度130度,也支持在120-150°范围内手动调节并记忆角度),屏幕在30秒无操作后进入沉浸态,屏幕和氛围灯亮度同步调低,AR-HUD自动关闭,结束也很简单,达到设定时间或手动主动关闭都可以,结束后各种设定也将回到开启前的状态。
即便走出车外,这种温暖的智能状态依旧可以延续,6kW对外放电能力可以完美支持露营空调、音响乐器、冰箱、咖啡机和投影仪等多个“耗电大户”同时运行;远程温控则支持远程一键开启空气净化、空调、座椅加热及通风功能,“夏季贪凉者”的福音;打开沃尔沃汽车APP即可远程查看车辆当前位置,复杂的商场停车场不再为找车焦头烂额;上车前还是下车后,都可以利用遥控泊车辅助,完成直进直出或泊入泊出等操作。
而这套车机系统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依旧很“沃尔沃”,带着特有的沃尔沃式谨慎,AR-HUD将蓝绿色导航箭头投射在前挡风上,转弯提示与真实道路完美贴合,车速、限速、辅助驾驶状态悬浮于现实路面。NPA智能领航在0-150km/h全速域展现智慧,超越慢车平稳果断,进出匝道速度控制线性自然。智能泊车过程则可以称得上是颠覆传统,车辆在25km/h行驶中已默默扫描环境,按下按钮时8个可选车位(含断头车位)即时呈现,垂直、水平、斜列车位皆能一键泊入,省去反复绕行的尴尬。
总结:
总而言之,全新沃尔沃XC70的这套车机系统,显然有“炫技”的能力但没有“炫技”的冲动,当多数车机系统忙于用花哨界面、复杂操作吸引眼球时,这套车机选择回归本质,以无感交互降低负担,以深度理解创造便利,或许这种在朝夕相处中真正能提供帮助的车机系统,才会让你同时感受到科技的理性和温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