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浅】当我们在手机上刷着抖音、用着今日头条获取信息时,字节跳动正将其触角伸向另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件——汽车。近日,有消息称,字节跳动低调推进“豆包汽车”计划,据悉,该计划将依托火山引擎的云服务底座,聚焦“座舱+智驾”两大核心战场,向车企输出全栈解决方案,目标直指华为鸿蒙智行所代表的软件定义汽车解决方案。这场由互联网巨头主导的跨界行动,正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新的波澜。
不过,针对上述市场传闻,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后续作出了明确回应,称网传“豆包汽车”纯属谣言。该负责人进一步澄清,火山引擎的核心业务定位是为众多汽车行业客户提供高效的算法训练平台等云端服务能力,自身并无发展智能驾驶业务的具体计划。这一官方声明直接否定了“豆包汽车”作为字节旗下特定项目或独立品牌的存在。
技术渗透路径早已铺开
事实上,字节跳动通过技术赋能参与汽车产业转型的路径早已清晰展开。早在2021年,其车联网团队推出的“火山车娱”应用便成功将抖音、西瓜视频等丰富的内容生态接入吉利、长安等品牌的车机系统,初步实现了内容服务的“上车”体验。
同年,作为字节旗下云与AI技术服务的核心平台,火山引擎正式发力汽车云市场,初期战略明确聚焦于提供车联网云服务和支撑自动驾驶研发的云端基础设施。时至今日,火山引擎已与国内超过八成的头部车企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其服务范围覆盖了从生产制造数字化到用户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的完整链条。正是在这种深厚且广泛的技术合作基础之上,市场才出现了关于字节可能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出升级版解决方案的猜测。
![]()
“豆包汽车”的灵魂角色
理解网传谣言“豆包汽车”的核心,关键在于认识到豆包大模型在其中扮演的“灵魂”角色。与华为鸿蒙智行的思路类似,字节跳动并非要亲自下场造车,而是意图通过其领先的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汽车的智能化体验,尤其是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这两个最能体现差异化与用户感知度的领域。
在智能座舱体验升级方面,在奔驰中国与火山引擎的合作中,豆包大模型的意图理解能力正被用于打造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更具突破性的“云车机”方案通过将计算任务迁移云端,不仅实现了车内大型游戏的流畅运行(时延控制在70毫秒内),更解决了车机算力瓶颈,为车企节省了硬件成本。
而在智能驾驶技术协同方面,豆包大模型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协同价值。自动驾驶企业元戎启行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宣布与火山引擎深度合作,共同开发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这种模型融合了视觉感知与语义理解能力,目标是让车辆不仅能“看”到路况,更能“理解”交通标志的文字含义、特殊路段的通行规则,甚至在复杂的“人车博弈”场景中做出更符合人类逻辑的决策。
![]()
此外,豆包大模型的应用已渗透到汽车产业链的更前端。上汽乘用车利用其分析海量用户反馈以优化产品,领克汽车则基于豆包开发了智能销售助手(SalesCopilot),为一线销售人员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和客户行为预测支持。
这些实践清晰地勾勒出豆包大模型正在构建的蓝图:一个覆盖从车辆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用户服务乃至最终驾驶体验的完整智能化生态链。字节跳动正试图将其在互联网领域积累的数据处理、用户理解和AI技术能力,系统性注入汽车产业的血脉。
尽管火山引擎已明确否认了“豆包汽车”计划的存在,并重申自身不直接涉足智能驾驶业务开发,但其作为国内领先的云服务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者,在汽车智能化转型赛道上的深度参与和广泛赋能已是不争的事实。当拥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精细化用户理解模型和前沿AI技术整合实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持续加码,将资源与技术能力注入传统汽车产业时,整个行业的竞争范式、合作生态乃至价值分配链条必将经历深刻的重塑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