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新能源SUV市场竞争可谓激烈非凡,先有科技新势力车企发布新车斩获数十万订单,后有一众“9字辈”产品相继问世,掀起中大型SUV突围战。
![]()
在此背景之下,当19.39万元的乐道L90将5米级纯电SUV拉入20万区间时,市场惊叹的不仅是价格本身,更是李斌以体系化能力重构大型电动车成本逻辑的野心。
![]()
在《一品汽车》看来 这款车长5145mm、轴距3110mm的全尺寸SUV,以低于市场预期近10万元的定价直刺增程竞品腹地,其低价表象之下,是一场关于技术复用、轻量化革命与基建协同的深度实验。带着对蔚来体系能力与后续布局的疑问,我们也在近期与蔚来李斌、秦力洪以及沈斐进行访谈交流,一探这家新势力车企要如何在前后夹击中成功突围。
爆款定价背后的技术哲学
谈及新车乐道L90能够成为市场青睐的SUV产品之际,李斌直言,轻量化即降本的逆向思维成为核心突破点。乐道L90追求轻量化就意味着成本下降。其搭载的340kW后电机仅重79公斤,比主流产品轻20公斤以上,通过材料科学(NIO-2铝合金)与一体压铸工艺,在研发高投入后实现规模化摊薄。这种“以技术换成本”的逻辑颠覆了“轻即减配”的刻板认知。
![]()
同时,《一品汽车》认为,蔚来十二年积累的体系复用能力构成第二重支撑。乐道L90与蔚来ET9共享电机平台,座椅、电驱等核心部件复用蔚来供应链,大幅降低边际成本。秦力洪坦言该车是“蔚来公司能力的展现”,这种垂直整合使27.99万定价仍保有毛利空间。
![]()
产品定义阶段的精准刀法则确保价值聚焦。我们注意到,蔚来的产品并未盲目堆砌超大电池,主销85度电实现605km续航;舍弃冗余配置,将资源集中于9气囊全域安全、0.25Cd超低风阻及“座座VIP”空间体验。对此,李斌称这是“把钱花在用户价值上”的第一性原理实践。
重构大三排SUV的产品逻辑
事实上,在9字辈产品更多应用增程技术的背景下,外界普遍认为,乐道L90的“革新”标签首先指向对增程伪场景的解构。对此,李斌以喀什见闻为例,其表示,即便在新疆,增程车主为省千元油费仍排队充电,证明“每天背几十公斤行李却只用一两次”的荒诞。沈斐更直言:“用户没什么区别,都应该买纯电。”这种用户教育直击增程车型的空间与成本软肋。
![]()
具体到产品层面,在越做越大的SUV领域,空间效率的突破成为产品力支点。而乐道L90则通过116mm超薄电池包、37L紧凑电驱等小型化创新,在5145mm车长内榨取4195mm纵向空间,实现“6人+10行李箱”装载能力。240L前备箱的诞生,本质是900V高压架构对传统机舱空间的重新定义。
![]()
同时,《一品汽车》认为,蔚来能够抵抗补能焦虑,其核心是在于七年换电体系基建的积累。当下,全国3400座换电站构成坚实后盾,其中1000座高速站覆盖“9纵11横”主干网,高速平均180公里一站的密度彻底打破长途出行桎梏。对此 秦力洪更是透露换电站电池仓满仓率仅50%,冗余空间消解用户顾虑。
体系化能力的终极检验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并不缺少爆款产品与设计,相比之下,其交付节奏往往被外界所诟病。当下,相比L60预售四个月才上市的教训,L90采用“闪电战”策略:7月10日预售、7月底试驾、8月1日交付,展车更在发布会前同步全国400余家门店。李斌将此归结为“听劝”,消费者要的是“发布即交付”的实在体验。
![]()
同时,双品牌协同战略在L90上首次跑通,乐道定位“家庭高品质普及者”,与蔚来高端形象形成天然区隔;技术层面,乐道复用蔚来智驾数据闭环,却采用供应充足的英伟达Orin芯片,与搭载神玑芯片的蔚来车型形成梯度。这种“高端技术孵化、大众市场变现”的路径,恰似大众集团下奥迪与大众的协同逻辑。
![]()
当然,此前提到的换电网络质变则成为胜负手。当四代换电站将单次换电压缩至2分24秒、日服务能力达480次时,效率已超快充10倍。对此,《一品汽车》认为,更关键的是开放性,当—长安、吉利等车企接入与中石化等能源巨头入股,使换电从企业负担蜕变为行业基础设施。
写在最后:
毋庸置疑的是,乐道L90承载着蔚来四季度盈利的生死线。上半年11.4万辆的销量仅完成全年44万目标的26%,意味着下半年月均需交付5.4万辆。李斌将乐道销量目标锚定月销2.5万辆,其中L90需贡献万辆以上。安徽国资200亿注资的赌注,最终压在这款车上。此外,面对同期上市的理想i8,秦力洪称二者都是“终结增程的转折之作”;李斌更表态“只要选纯电就是队友”。这种竞合姿态,实为对抗增程主流市场的统一战线,然而蔚来究竟能否倚靠乐道L90实现销量突围,仍然需要时间考验,好在市场的好评与门店的火爆现象,已经预示着其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在《一品汽车》看来,乐道L90的颠覆性定价绝非价格战,而是蔚来十二年技术积淀通过体系化能力释放的必然结果。当李斌将神玑芯片留给蔚来、Orin方案下放乐道时;当换电站从企业负债变为行业基建时;当轻量化技术摊薄边际成本时,一条以技术普惠穿越内卷的新路径已然浮现。若此役成功,蔚来将证明高端技术终可飞入寻常百姓家;若败,则提醒行业:电动车的终极竞争不在配置表,而在成本与体验的平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