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思翰
主编/ 孟笑宇
我相信一家叫做“名创优品”的店你一定耳熟能详——一个以全部销售日本、韩国进口产品自居的高端“十元店”,但其实大部分产品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
其创始人叶国富也承认,“100%日本品质”只是一种广告包装的营销手段,其实大部分消费者也知道这家店90%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毕竟如果真的是日本品牌,怎么会取一个和“无印良品”相似的名字,怎么会用和优衣库相似的LOGO。
![]()
但大家还是心甘情愿的去消费,一个朋友在这家店里买过一个15块的充电宝,用了一次后发现再也不能往里面充电,不过这并不影响她继续在里面购买其他家居用品。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明知道是国产,但看见这么便宜还是想剁手!其实也有好的产品,就是品控不行,碰运气而已,敢买就要敢认栽。”
这样的情况如同国内的电动车市场,敢买你就要敢认栽。
纯电动车是昂贵的骗局?
为了在国内推动新能源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是操碎了心。前几年的补贴额度一度已经高过了部分车型的生产成本。某些车型车还没有卖就已经开始赚钱了,轻轻松松从国家财政拿走几十亿元的补贴。
当然,随着国内的新能源市场不断完善,国家层面也没有再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让新能源市场能够良性发展,新能源补贴政策不断完善,甚至此前也传出了新能源补贴将退坡的消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的纯电动车就能放心大胆买了。
知豆D3这种最大功率“高”达35kW,只要把电门踏板踩到底就能清楚感受车辆在移动,毫无安全感,售价敢卖到10.98万的就是典型骗补车型。
![]()
国内厂家的电池技术,好像也只有比亚迪稍微靠谱点,但是比亚迪也把重心放在了混动车型上面,再看看进口品牌除了特斯拉以外,其他传统豪华品牌重心同样是在混动车型身上,这其中的信号应该是很明显的了。所以说,现在入手国产纯电动车就是个坑!
![]()
明知是坑还要往里跳?
就好像大家心里明明知道名创优品卖的东西与宣传不符,还是忍不住进去买东西一样。其实大部分消费者在决定购买国产纯电动车前,也都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敢买就敢认栽。
![]()
这种敢认栽的做法倒不是这部分消费者热衷投身环保事业,一是我相信国民素质还没上升到这种高度。二是所谓的纯电动车型,不管是目前国内的电力供应方式,还是电池的回收处理,现在去讨论环保与否还为时尚早。
那么这群消费者到底为何奋不顾身的往坑里跳呢?
不买就没车开
国内诸如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早就已经开始了限号限行,唯独对新能源车型上牌打开绿灯,这时候一辆绿牌的纯电动车就成为了没有选择的无奈之选了。
![]()
我身边就有一个北京的亲戚,摇了好多年号都没中,最后妥协买了一辆纯电动车先代步。不过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听说现在北京新能源牌照都已经排队到了几年后。
需求就只是通勤代步
还有一部分消费者,买车的目的就只是都市内通勤代步,对于太长的续航没有很强的需求。这时候代表着未来和新科技的纯电动车就变得格外有吸引力,买不起特斯拉,买一辆国产纯电动车先试试也不错。
就像在某些小县城里虽然没有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这样的快餐店,但如果开了一家华莱士,仍然会有不少县城的小孩想要去尝尝鲜。毕竟之前也没吃过更好的快餐,说不定国产的更适合自己口味也不一定,就算不好吃也比没吃的强。
![]()
正是抱着这种心态,不少国内消费者选择了国产纯电动车型,就算在买车前明知道极有可能是个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入手了——毕竟自己也只是通勤代步而已,就算被坑也无所谓。
车闻社后语
虽然现在国内的纯电动车还没有真正像样的车型,但好在国外目前除了特斯拉也没有其他太过强势的车型面世。而新能源车型技术相对来说瓶颈没那么难,如果能解决掉快充技术,那么国内车企一直高喊着的弯道超车也不是没有希望。但如果传统车企痴迷骗补,新势力醉心于PPT造车圈钱——小心没在弯道里超车,反而在阴沟里翻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