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英国的豪华汽车品牌,捷豹路虎一直有着不输BBA的调性,但由于车型定位及发展战略的问题,捷豹路虎在华销量表现也并不可观,为此捷豹路虎也刚刚宣布自2026年起将停止在华生产自有车型,这一决策也是在品牌出现连续两年亏损后的断臂求生,后期捷豹路虎品牌会采用中国平台开发新车,并将进行一系列的本土化转型,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战略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回顾捷豹路虎在华国产的发展历程,从2012年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成立开始,品牌的初期定位是通过国产化抢占豪华车市场增量红利,2017年路虎极光与发现神行等车型已经跻身二线豪华品牌主力阵营,品牌也创造出8.4万辆的销售巅峰期。
但此后产品迭代迟缓、电动化布局滞后等问题逐渐显现,进入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而这也让坚持传统燃油路线的捷豹路虎陷入被动,到2024年,合资公司全年销量已跌至3.4万辆,尽管国产车型终端折扣普遍低于8折,但销量也并未出现明显增长。
此次捷豹路虎宣停产自有车型,背后是希望借助奇瑞在电动化平台与本土供应链的优势重构竞争力,这种合作模式,相较于大众、奥迪等自建纯电平台的车企更具灵活性,尤其是在品牌出现连续亏损时,这样轻资产的转型战略也成为捷豹路虎的理性选择。
而从后期市场战略来看,捷豹路虎计划将国产新品与进口高端车型共同销售,并以此形成差异化布局,这样既能保留揽胜、卫士等高利润产品,也能借助本土化参与主流市场竞争。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捷豹路虎此举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冲击,首当其冲的便是品牌价值的进一步减弱,当XE、XF等象征英伦血统的车型陆续停产,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奇瑞平台打造的全新“中国特供车”时,消费者对于品牌豪华属性的认可度也会大打折扣,后期捷豹路虎如何平衡好“纯正英伦进口血统”和“中国制造”是一大难题。
其次,技术主导权的转移也可能会影响产品竞争力,以未来会率先推出的插混版神行者为例,整车将搭载奇瑞T1X平台,虽然这套平台已应用于瑞虎等经济型SUV,但其能否支撑豪华车型所需的性能需求尚待验证,后期可能需要捷豹路虎与奇瑞更深入的技术交流。
而除了上述风险之外,如何防止转型期市场份额的流失也较为迫切,根据捷豹路虎的规划,现有国产车型将在2025年9月后分阶段停产,而基于新平台打造的首款产品最早会在2026年才能面世,空窗期的市场可能被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进一步侵蚀同时德系竞品BBA也会在此期间加速投放电动车型,这可能导致捷豹路虎的过渡期产品线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就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来看,我认为在面对这场战略转型时,捷豹路虎需要在多个维度追求平衡。首先是产品定位上,为了进一步划分好“纯正进口产品线”与“国产产品线”,捷豹路虎后期可考虑通过独立渠道或子品牌进行运营,以避免对揽胜等高端车型造成品牌价值的影响。
其次,捷豹路虎应该和奇瑞进一步进行技术融合,基于奇瑞平台打造的新车型,后期需要捷豹路虎在底盘调校、内外设计上花更多功夫,这样才能保留品牌的运动基因。最后,捷豹路虎需要尽快建立“全球设计+中国制造”的叙事模式,并借助奇瑞渠道开辟诸如东南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以帮助后期销量的顺利提升。
总结:
从目前国内传统燃油品牌的战略方向来看,捷豹路虎此举并非个例,在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50%后,传统燃油品牌必然面临转型和竞争压力,而捷豹路虎此次战略调整无疑是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重要尝试,如果可以平衡好品牌豪华属性和“本土化”标签,后期捷豹路虎也有望实现涅槃重生,不知道你看好此次战略调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