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资讯】近日,有媒体报道,腾势原有四百余人的团队,目前仅剩四十多名员工进行收尾和交接事宜,其余员工已经全部撤离或遣散;其中,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市场副总裁胡晓庆也已经离开腾势回到比亚迪负责对公业务。
对此,有车以后采访了腾势方面,其表示,目前公司运转正常,只是对部分人员做出了工作上的调整,有些原本属于比亚迪的员工重新回到比亚迪,同时也有部分员工离职。未来,腾势仍然以合资公司的模式运行,并将推出新产品,在销售和运营上将由戴姆勒处理。另外,我们还获悉,腾势将在上海车展上发布全新的运营思路以及全新的产品,届时我们将一探究竟。
![]()
腾势是中国较早的新能源车企,是比亚迪和戴姆勒合作的一个品牌,但在如今风起云涌的漩涡中,发展并不顺利。
整个2018年,腾势全年销量仅为1974台。品牌影响力不足、车辆售价过高、车型过于单一等原因,早已让腾势徘徊在市场边缘。
戴姆勒和比亚迪合作多年,双方一直是各取所需,戴姆勒看中的是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在这一领域比亚迪确实技高一筹,比亚迪想学的是戴姆勒的生产和管理体系,为自己的EV车型输血。所以,双方一再地投入资金达到近46亿元,但无奈腾势这款车产品力与售价不匹配,在市场上销售成绩不如意,一直不温不火,算起来,腾势这个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存活了7年了。
2012年3月30日,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腾势。腾势自亮相以来就自诩为“戴姆勒百年制造底蕴+比亚迪先进电池技术”。
2014年10月,腾势首款新能源电动车正式上市。
2017年2月20日,腾势400纯电动汽车正式上市。
2018年3月26日,腾势500纯电动车型正式上市。
![]()
腾势续航里程超350公里在几年前确实还算不错,但近30万的售价让普通消费者无力承受。而近几年由于国家的大力推广,各个车企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让续航500公里也成为了现实,腾势也便没有了优势。
在国内新能源迅速崛起后,特斯拉也在上海建厂,让20-40万元价格区间的高品质电动车产品不再仅有腾势一个选择。
也正是由于较高的定价,腾势的市场销量一直都不理想。数据显示 2015 年腾势的全年销量为2888辆,2016年为2287 辆,2017年为4713 辆,而2018年则只有1974辆。
![]()
对于戴姆勒来说,花入大量资金来保证腾势的存在,无非是为了能够在国内保有一个合资企业的资格;对于比亚迪来说,既能够共享戴姆勒及旗下品牌奔驰的声誉,还能够学习先进管理技术,也是没吃亏。在消化吸收了戴姆勒车身品质与管控上的技术后,依靠制造腾势的经验,比亚迪生产出了现在的王朝系列EV车型。比如唐 EV、秦 EV、宋EV、元 EV等。与腾势不同的是,这些王朝车型覆盖了轿车、SUV车型。到此,腾势似乎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市场也是意料之中。
编辑点评
腾势不理想的发展轨迹,是戴姆勒和比亚迪双方不愿意看到的。双方也曾投入大量财力和技术,但车型较少,售价较高都影响了这个品牌的发展。在现阶段,产品的定位的准确性影响着整个品牌是否能够被大量消费者接受。是想要做小众的高端品牌还是做大众的平民品牌,值得合作双方从一开始就细细讨论。对于这一事件,有车以后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