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品 | 车与轮编辑部
编辑 | 吴世杰
【车与轮4月1日讯】,从商务部网站得到消息:3月27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决定应印度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卡客车轮胎发起反补贴调查。如果指控得到核实,印方将实施反补贴税。
![]()
据了解,此次印方共指控我政府存在6大类72个补贴项目。调查期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
发起申请的“印度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由当地行业代表组成,包括著名轮胎制造商阿波罗轮胎,JK Tire&Industries,MRF和Ceat。
![]()
该协会声称,中国的轮胎制造商和出口商已从各种政府机构提供的补贴中受益,包括赠款,优惠贷款和股权注入,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各种形式的税收减免或激励措施。
该协会还表示,中国进口轮胎的补贴使轮胎的价格下降,印度国内轮胎制造商的利润减少。
印度商工部的初步结论是,有证据表明“中国对其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提供了反补贴”,“这种补贴进口通过它们的数量和价格效应,对印度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其实在反补贴税调查之前,在今年二月,印度还对我国轮胎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其抽样名单中还包括著名的中策橡胶以及天津万达两家企业。
![]()
印度频频限制中国轮胎进口,打压中国轮胎,也是不争的事实。其最初用意是要保护本国的轮胎制造企业,但是从事实来看,这一目不仅没有达到,还使得印度汽车工业受累,可谓自食恶果。
其实,印度轮胎的生产技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都知道,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轮胎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印度目前的子午线化水平仅为9%,而中国是70%,世界平均水平也达到65%。
![]()
此外,印度几乎没有全钢胎生产线,而轮胎制造的原材料尼龙价格又过高,这使得其轮胎生产成本远远高于中国。
所以,自今年开始双反调查后,由于来自中国的轮胎进口剧减,使得印度国内市场上的子午线轮胎供应不足,导致多家汽车公司的商用车生产线被迫减产。
印度在本国的轮胎制造水平低,成本高,轮胎生产不足,供应不足的大前提下,对我国轮胎出口进行限制,不仅不能保护本国工业,并且还将连累整个汽车制造业,实在是一个双输的决定。
随着全球经济下行,中国轮胎行业经历了最艰难的一年。2019年欧美、印度对我国出口的针对,使得轮胎业雪上加霜。但是,面对双反,我们不能妥协任命,而应当积极应对。应对双反的策略,大致有以下几点:
1、不断强化商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应建立更全面的商会、协会组织,这些组织在企业开展反倾销时将起着非常重要的协调管理作用,如协调出口价格,避免倾销出口,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信息,组织企业来应对。
2、多方面提高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
在生产环节,企业应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作。在出口环节,企业要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善于应用规则积极应诉,注意团结作战,形成同盟,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3、实施品牌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
品牌建设是应对双反的重要策略。企业领导首先要树立品牌意识,需认识到品牌代表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
![]()
此外,还要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产品质量是创造品牌的基石,品牌产品要靠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在广大用户中建立起来信誉的,没有高质量也就没有了品牌。
小邦认为,中国轮胎“走出去”是一个发展中的过程,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仅仅依靠价格”的思维已不再适应大环境。随着中国轮胎产品质量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新颖纯熟。品牌和质量才是竞争的重头戏。
![]()
所以,无论是在乘用车轮胎市场,还是卡客车轮胎市场,只有让品牌先走出去,产品才能走出去。只有让质量先过关,产品最终才能过关。道路虽艰,却是正道,当国产轮胎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受到海外市场的欢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