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件汽车与行人相撞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起因是一辆出租车在绿灯启动时与一位闯红灯的行人发生了轻微碰撞,这看似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交通事故,为何能引起网友如此热烈的讨论?其原因是发生事故的出租车并不是一台由司机驾驶的出租车,而是一台“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
![]()
对于这件事,后续百度方面也承担了行人受伤的相关费用,事件也正式告一段落。但是有关无人驾驶汽车的一系列问题,又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1.利与弊:自动驾驶是否真的值得推广?
有人说,自动驾驶是一场交通变革。特斯拉CEO马斯克曾经说过:“未来几乎所有汽车都将是自动驾驶的,只有1%是手动驾驶供人娱乐,就像现在人们养马不是为了驾车,而是用于马术运动一样”。
![]()
无可厚非,我们不否认自动驾驶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性,自动驾驶技术是完全依靠于大数据与计算机算法的配合,从而能够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识别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各种情况。这样一来,因为系统中的数据规则是提前录入的,因此人工智能将会实现100%遵守交通规则,假设将来路上全是自动驾驶汽车,那么我们将不会再看到有拥堵或者事故的发生。
![]()
但在现如今,以上的场景也仅仅只是空想,虽然说目前全球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现在市面上的汽车绝大多数也都搭载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但是使用的场景又有多少?安全保障又有多高?
且目前全球的交通现状还是以人工驾驶的汽车为主,这样一来自动驾驶就将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人工的反应总会比AI要迅速,但一些复杂的交通状况,AI却依旧无法正确识别。我只能说,自动驾驶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放在当今社会,还为时尚早。
![]()
2.就业压力: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又该何去何从?
要知道,自动驾驶是不需要人工去干预的,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当自动驾驶真的被完全推广之后,就不需要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了?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的总人数已经超过2亿人,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有超1/7的人是靠出租车/网约车为生。
![]()
假如无人驾驶出租车真的完全下放,那着2亿多的司机,会不会就将面临失业的风险?以武汉市为例,“萝卜快跑”的试运营已经给武汉市的巡游出租车及网约车司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
前段时间网传的一则武汉某客运公司的公告表示: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其中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有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推广运营,在“对抗”无人驾驶出租车上,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可以说是“统一战线”的。
![]()
老实讲,如果上升到社会层面,目前我国的就业环境极其严峻,每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上本就稀缺的就业岗位,如果无人驾驶出租车真的完全取代人工驾驶,那么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真就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
3.生存战:鱼与熊掌真就不可兼得?
人工驾驶与无人驾驶的争议,可以看成是人类与人工智能“生存之战”的缩影。其他行业暂且不说,就从汽车行业讲,人工驾驶和无人驾驶真就要拼个“你死我活”吗?若是一直这样下去,双方只会“两败俱伤”罢了。
![]()
但我觉得,人工驾驶和无人驾驶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研发人工智能的企业完全可以跟汽车制造企业一起合作,把自动驾驶技术嵌入到汽车智能系统当中,把如今的已有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等级再度提升,以至于能够在更多更复杂的交通场景中帮助驾驶员缓解驾驶压力,这样一来,交通压力和司机的就业压力也都能得到解决了。
![]()
“科技的初衷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好,而不是让底层的人吃不饱”,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其他行业,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取代工人,而是在某些危险、特定的工作场景中给予工人更高效、更安全的工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