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买电动车和插电混动究竟还能不能拿到补贴?能拿到多少补贴?伴随近日发布的2019年补贴新政,这一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
首先明确一点,在政策过渡期6月25日到期之后,地方补贴就全面取消了。
其次,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最高退坡幅度达到60%。
同时,补贴入门标准提升到了续驶里程250km、电池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
最后,也是关键的,新补贴政策发布当日即生效。
![]()
补贴具体怎么算,有一套详尽的公式,特工这里就不列出来了,反正列了大伙也没兴趣算。但你要知道一点,新政一发布,立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了巨大反响,补贴退坡了,差价谁来填,生意还得做,一些眼疾手快的车企,已经悄然开始了“自掏腰包换订单”式的促销,俗称“保价”或“兜底”政策。
举几个例子:
1、比亚迪新能源:6月25日前购车全额享受2018年新能源补贴。
2、上汽荣威新能源:在2019年3月27日-6月25日期间,旗下新能源车型的补贴后价格不变,由于补贴退坡而产生的差价将由荣威新能源官方承担。
3、东风日产轩逸·纯电:只要在6月25日之前完成上牌,即可享受2018年的全额补贴。
不一而足。
由此可见,自掏腰包消化补贴的车企不在少数,各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发布了“不涨价”公告,但对何时调价暂未做说明。那么问题来了,他们自掏腰包,到底图个什么?
一、表决心,亮实力
首先,不可否认,补贴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车辆售价,不过企业将销售价格提高、补贴退坡部分让消费者来买单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会挤压产品利润或降低成本。
![]()
从这个角度看,补贴“断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俗话说,温室里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只有给新能源汽车企业以足够的经营压力,才会倒逼企业全方位进行限本,包括规模限本、技术限本,然后就会想方设法去实现产品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议价能力。
换句话说,补贴退坡的力度加大,也将倒逼续航里程少、整车价格低的车型陆续停产并退出市场。这样看来,那些自掏腰包的车企,都是在表决心、亮实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这局玩下去,请市场和消费者检验!
二、支持行业,就是支持自己
此次新政的落地,短期可能造成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波动,长期来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都不是靠补贴出来的,导入期时可以扶持,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去年销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50%以上,达到了125万辆,如果还按照之前的政策补贴,是不利于整个产业发展的。
![]()
行业如果不能够良性发展,企业也不会好过,所以面对可能存在的短期销量波动甚至于销量下滑的风险,车企有必要去做“自掏腰包换订单”式的促销,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是为客户“保价”,不如说是为自己“兜底”。
三、把握政策务实性,抓紧测算新价格体系
新的补贴政策,在一些方面体现了务实性。比如过渡期的设置,相对18年2月-6月的4个月过渡期,此次改成1月-3.25的3个月的延续18年补贴期,3.26-6.25的3个月的过渡期,是很好的安排。
![]()
过渡期期间,符合2018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照2018年补贴政策对应标准的0.1倍补贴;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6倍补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补贴。
截至目前,大多数宣布了“保价”、“兜底”政策的车企,都选择把时间终止定在过渡期结束同期,实际上也是看到了政策在“给时间”,让车企有合理的布局和标定新产品的时间周期,当然也包括补贴退坡后的价格体系重新测算。
特工总结
必须承认,那些敢于自掏腰包“保价”、“兜底”的企业,都是好样的。特工在此呼吁,向宣布“不涨价”的企业致敬。当然,如果过渡期结束后,还能给我们带来惊喜,那就更好了,借用小品里的台词:大哥你真是纯爷们!
至于那些真正在“裸泳”的新能源车企,早点收手吧,别搞得场面太难看。
房贷25年,已经还了5年,剩余的房贷提前还清划算吗?
房贷按揭还款问题,既是一个理财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博弈问题,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关于提前还贷,并不是任何时候你想还就还,想还多少就还多少的。关注金融晨读,晨读君告诉你提前还贷有哪些资格要求?提前多久还贷最合适?这些问题你应该知道!
金融晨读
jinrongchd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