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时间,关于高合汽车的传闻,可谓是层出不穷,春节之前,网上就出现了高合汽车部分城市、商超的门店,因为欠租等原因而关门,引发了人们对于高合这个品牌定位很高,但是销量表现却非常一般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前途和命运的担忧。但是高合方面发文澄清,表示高合汽车一切正常,之前网上的猜测都是谣传。
![]()
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对于很多汽车厂商发布的公告和“辟谣”博文,有时候还是要审视一番,原因很简单,它们也有可能说谎,之前的威马等品牌,已经证明过了。所以对于高合汽车正常营业的声明和所谓的“辟谣”,很多小伙伴表示并不相信,原因也很简单,高合汽车的销量在那里摆着,而且很多内部员工,也已经透露出了不少关于高合汽车窘境的消息,包括新车下订要等半年以上、现在开门营业,就是在等待总部核算资产等等。
![]()
结果,春节假期刚过,高合汽车就召开了内部大会,宣布即日起停产停工6个月。对于一个需要持续运转的汽车厂商来说,停产停工六个月,虽然和直接宣布倒闭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却毫无疑问对外展现了高合汽车当下的窘境。为何要停产停工,无非两个原因,一是生产出来的新车卖不出去,所以积攒了比较大库存,需要停产停工清理库存,另一个原因,就是之前的销售,产生的营收和利润,已经无法支持高合汽车的生产和运营,所以只能通过停产停工来止损。
![]()
事实上,对于高合汽车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宣布停产停工6个月,以上两种原因大概率兼而有之,刚刚过去的1月份,高合汽车共计产生销量232辆,其中售价33.90-45.90万的高合HiPhi Y,单月销量只有136辆。要知道,这是高合汽车目前最便宜的车型,也是最可能走量的车型,但是一个月这么点销量,显然是无法支持高合品牌继续走下去的。
![]()
由于高合汽车不是上市公司,我们无法看到这个车企2023年详细的财务数据,但是创办几年以来推出的车型及其销量来看,亏损量应该不少,资金短缺应该是这个品牌的常态。
在2023年年中的时候,沙特投资部和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签署了一项价值21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人民币399.29亿元)的协议,双方将成立从事汽车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合资企业。当时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我们相信关注高合的小伙伴,包括高合汽车内部人士,对于这么一大笔投资进入,应该都是非常兴奋的。但是这笔巨额投资到底到账了没有,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大胆推测,应该是没有,否则高合汽车应该不会出现停产停工6个月的情况。现在宣布停产停工半年,这笔投资能不能到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合汽车半年之后的生死存亡。
![]()
根据界面新闻的消息称,有内部人士向该媒体表示,高合汽车方面称,2月18日之前的员工工资将照常发放;3月15日之前还留在高合汽车的员工,仅发放基本工资;3月15日之后员工仅发放上海基本工资。很明显,如果这份内部消息是真的,那么高合汽车一方面在全员降薪,一方面变相“逼迫”员工离职,2月18日、3月15日之前、3月15日之后,这三个时间节点是非常紧凑的,我们从中能够看到,高合汽车已经非常急切地想要通过裁员和降薪,来降低运行成本,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
高合汽车的第一辆新车,就是57万—80万元的HiPhi X,一款价格并不低的电动车产品,在我们看来,高合汽车应该是想复制特斯拉的产品思路,先用Model S和Model X这样百万级别的车型,打出品牌高度,也就是奠定特斯拉高端品牌的普遍认知,然后推出Model 3和Model Y这样相对平价,更多消费者能够买得起的车来大量出货,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多利润。高合汽车之后推出HiPhi Z和HiPhi Y,也的确按照这个路数来了,只不过,区别在于Model S和Model X做得的事情,HiPhi X没有做到,所以希望可以走量的HiPhi Y,销量依然惨淡,高合汽车“破防”了。
![]()
总而言之,在国内汽车市场,还没有一个宣布停产停工的车企,在时间到了之后还能重新起势的,原因也很简单,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短暂的离开,就已经可以相忘于江湖了。高合汽车停产停工6个月之后,能不能重新起势,我们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是希望的确很渺茫。产品销量一般、停产停工半年和减薪裁员,这三种情况的存在,对于高合汽车来说,哪个都不是好苗头。
而那笔来自沙特的400亿“救命钱”,将决定这个品牌的生死存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销量上去很难,自我“造血”能力就没了,除了这样的外部投资,能救高合于水火,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起死回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