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汽车行业这么多年,印象里从没有一个新品牌新车的诞生会有小米汽车这么大的关注度和热度,作为雷军的最后一次创业项目,小米汽车是骡子是马,也该拉出来溜溜了。
最近关于小米造车的事儿一直霸占着主流平台的热搜,热度甚至已经超过之前的华为,大家也戏称小米发布会为“1228车圈春晚”。反正不管如何,小米长达3年的造车疑云终于要揭晓答案。
小米造车的事儿,有人看好也有人看衰,我在网上也看到了很多不同声音,不得不说这一届网友真的很优秀。诸如:“不是帕拉梅拉买不起,而是保时米更有性价比”和“雷军造车,天命所归,雷字带电,军字带车”这样的段子非常多,从这些声音中,能够看出,除了调侃,大家对小米汽车也确实有着极高的期待。
创业之路异常艰难
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开始造车之旅。雷军本人也在发布会上宣布:“我决定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与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自雷军宣布造车那天起,小米汽车就自带流量属性。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差不多三年时间,长达2年时间小米汽车都在闷头发展,一直听不到什么相关的进展,直到今年下半年,关于小米汽车才有了可靠的消息传出。
最近雷军本人发了一篇长文,称小米汽车团队思考造什么车的问题讨论了三天三夜,至于雷军和小米汽车团队三天三夜究竟讨论什么,也将在12月28号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揭晓,而且雷军本人还强调这次只聊技术不谈产品。
小米和其它造车新势力不同,雷军最初的决心就是全栈自研,自建汽车工厂独立研发技术。但从0到1的路并不好走,本身入局较晚,还要实现行业领先,想要实现这点小米汽车只能不断追加投入,不断吸引人才加盟,为此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超过了100亿元。
这样一来,小米造车要面对很多困难和风险,资金、工厂产能、生产资质以及技术相关等一大堆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供应链的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它都不提,只工信部生产资质这一项至今都没能获批,只能借助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实现产品落地。
合理定价才是关键
从雷军宣布小米开始造车的那天起,大部分对小米汽车的期待就是希望其能做一个“价格屠夫”,能像当年的小米手机一样,造出一款极致性价比的汽车,但从小米SU7这款车目前公布的信息和小米汽车的巨大投入来看,定价不会太低。
从雷军本人透露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小米汽车想通过技术去抢占市场。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想要实现难上加难,大部分汽车品牌,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包括芯片、底盘、智能驾驶辅助等其实已经遇到瓶颈,甚至包括华为在内,想要再进一步都非常艰难。
此外,小米SU7定位C级纯电动轿车,这款车上市之后,就要在目前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当中竞争,其潜在竞争对手将包括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本,还有蔚来ES6、理想L7、小鹏G9、问界M7、比亚迪汉EV、蔚来ET7、阿维塔12、岚图追光等自主品牌同级别电动车型。
纵观小米SU7面临的细分市场,实力强大价格又低的产品多如牛毛,而且每款车型要么有自己非常鲜明的品牌特色或强大的影响力,要么就是有非常出色的性价比。几千元的手机或许普通消费者还能为情怀买单,但动辄几十万元的汽车,就没那么容易了,对小米SU7这款车来讲,合理定价才是关键。
我认为现在外界对于小米汽车,无论产品还是价格,给的期待都过高,我认为小米汽车很可能达不到外界对其的期望。况且小米造车的过程也有太多失败者的影子,也正是因为如此,其也是为数不多让我既期待又不看好的品牌。
写在最后:
雷军从一开始就抱着“志在必得”的心态来造车,但在小米汽车面前有太多前车之鉴,如果小米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不能迅速打开市场,那其面临的风险将超过过去的任何一年,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惨淡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