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扩张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赚钱的其实并不是整车厂,身处中上游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才是默默无闻的吸金大户。
![]()
以去年多家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企业公布的年度业绩来看,31家企业合计盈利超过1300亿元,相当于8个比亚迪的净利规模。而细数目前能够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除了比亚迪、特斯拉和理想外,貌似再无其他。
换句话说,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的独角兽企业,要比累死累活靠卖车来盈利的新能源主机厂活得滋润。而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当下的全球动力电池江湖格局,究竟是怎样的态势?
![]()
从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来看,也就是笔者整理的下方TOP10表格,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中韩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中相互争霸。其中中方企业占到了6家,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尤其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加起来的市占率就达到了55.8%。而韩方企业有LG能源、SK On和三星SDI三家入围,加起来的市占率为18.9%,仅比比亚迪一家高2.6个百分点。
![]()
但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从环比增幅这项数据来看,三家韩国动力电池供应商除了SK On外,都在下滑。其中LG能源的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25.9%,三星SDI的下滑幅度也有11.9%。
![]()
LG能源的下滑速度之所以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特斯拉销量的下滑。销量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共交付新车43.51万辆,相较于此前的目标预估少了差不多2万辆左右。
![]()
而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和松下电池。其中,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标准续航版电池均由宁德时代配套,电池类型为磷酸铁锂电池,长续航版为LG新能源配套的圆柱21700电池,而海外工厂则由松下和LG新能源提供电池。
也正因此,还是不能小看韩企,因为其供应的车企全球化程度之高,是比亚迪甚至宁德时代都比不上的。诸如特斯拉、通用、大众、现代、沃尔沃等等,都是这些韩企的客户。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亮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宁德时代10月份环比出现了5.1%的下滑,而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实现了6.1%的正增长,虽然二者在市占率方面依然有23.2%的差距,但大家都知道,“一家独大”一直以来都不是健康的市场状态,充足的市场竞争才能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在全球不可逆转的电动化发展趋势下,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进入了深水区,而竞争比拼的是全产业链实力。借助新能源汽车这条全新的赛道,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持续深入,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尤其是电动化转型全球引领,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迭代,使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而如今面向全球电动化转型提速,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按部就班的进入更多跨国车企的供应链体系,期待中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全产业链的全面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