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当互联网工业渗透到生活万物中来,汽车这颗传统工业顶端的钻石,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何方?
【有车帝】特邀请互联网转型专家刘润老师入驻,为您解答在网络时代下,如何让“大象”轻松转身。
刘润 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
他总能将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地探寻出商业本质。
关于雷军,关于小米,我们之前已经写过很多篇文章,这是一家非常值得研究学习的公司。
但此时此刻,提及小米新的战略破局,谈到红米独立成为 Redmi,谈到小米手机冲击中高端品牌的话题……
我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也总是一言难尽……
我知道雷军是个极度聪明的人,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考量,他也一定意识到了某些东西。
想要坚持“性价比”的信仰,和想要扭转小米是低端品牌的固化认知,这似乎是一对矛盾。
但雷军,可能不这么看。
想要知道雷军和小米的挑战,也许应该先知道这么几件事情:
为什么会有红米这个品牌?
红米又为什么要独立出去?
红米独立,对小米的意义?
小米手机的长久挑战是什么?
故事很长,不如还是从最初慢慢讲起吧。
— 1 —
红米的前世今生
我们都知道,小米在它诞生决定做手机的那一刻起,就有一个崇高的使命和美好的愿景——要打造拥有超高性价比的手机产品。
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比小米更具性价比的手机。
但这和红米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后来又有红米?
说来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因为国家一直支持国产芯片,支持自家技术研发和生产,所以当时有关部门,建议小米自己出一款非高通芯片的手机。
小米决定试一试,攒了很多非高通的配件,从 CPU 到各种各样的零部件……
没想到,最后居然攒出了一部不到 1000 块钱的手机。
于是这个新品牌,叫红米,也是今天 Redmi 的前身。
▲ 红米更名 Redmi 后的首款新品
当时没有小米之家,没有线下店,绝大部分都是线上的消费场景。不到 1000 块钱的低价,瞬间击中了大量用户。
很多用户看参数实际上看不出太多区别,都是这么大的屏幕,都有不错的拍照功能,都是小米自己的操作系统……
最重要的是,只要 1000 块钱,好用,还超便宜!
那几年红米卖爆了,甚至直接推动了国内智能手机的普及。
红米成为小米手机中出货量最大的一个系列。
这样的一个无心之举,一个不是战略的战略,成就了小米今天如此大的体量。
这是前世,是红米过去存在的巨大价值。
——
那今生呢?为什么红米要独立出去?
在之前,小米手机,红米手机,都是同一家公司的产品,他们有不同的定位。
这两个系列的关系,可能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相当于微软公司的 Windows 和 Office 的关系。
Windows 才是微软真正的根,一切的产品,到最后都必须为 Windows 服务。
不难想到,红米实际上是小米的大护法,也应该为小米服务。
红米在内部的战略定位,再加上现在来自外部竞争的强烈冲击,让红米不得不分离出去独当一面,抵御强敌。
这个外部的强敌,是 OPPO,是 vivo,是很多友商……但最主要的,还是华为。
▲ 雷军也频频在发布会上喊话
在小米公司的战略规划里,小米系列的手机,对标的应该是华为的 Mate 系列,是中高端品牌。
但华为一直以来的宣传策略,都把小米手机和华为的低价产品线——荣耀作为对比,因为两者的价钱更接近。
小米手机就这样,被华为生生拉下一个档次。
小米当然不愿意。小米手机的配置和 Mate 系列是一样的,甚至某些参数超过了 Mate 系列的手机。
只是小米手机卖的更便宜,性价比更高,价格便宜,不代表着低端。
雷军也相信,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分价钱一分货,是你华为卖的太贵了。
所以小米决定,把红米分离出来,专注性价比,就是要干你的荣耀。
在会议室的桌子上,Redmi 的品牌掌门人卢伟冰,时不时摆弄一下荣耀手机。
用雷军自己的话说就是: 比价的事情,我们交给了卢伟冰。
红米对标荣耀,死磕极致性价比,这样一来,小米手机就能对标 Mate 系列,死磕极致体验。
谁怕谁,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 红米发布会上,雷军与卢伟冰
— 2 —
雷军的信仰执念
但就算有了红米这个大护法的保驾护航,小米手机冲击中高端品牌的转型之路,依然十分艰难。
这个挑战不来自于技术,不来自于市场,不来自于产品,而是来自于雷军和小米自己,来自于他们关于“性价比”的信仰和执念。
在雷军的心里,“价格厚道,感动人心”,不是随便说说的,这是小米成功的基因,也是要一直坚持下去的东西。
所以哪怕是中高端品牌,哪怕是比较创新和领先的产品,依然要保证性价比。
比如说 MIX 一代手机,这是小米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全面屏手机。
我们之前就提过“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概念。
MIX 1 的用户群,是左侧的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这部分人群数量比较少,但是愿意付出高溢价。
但是当雷军公布价格时,全场还是惊呆了。
MIX 1 不是不能定高价,而是小米觉得没必要,要坚持性价比的信仰。
这导致在中高端的产品品类上,小米可能永远都吃不到少量高利润的高额市场。
小米,似乎被“性价比”的执念框住了。
——
小米的方式,一直是通过走量的方式,获得供应链强大的议价能力,不摊薄成本,用量去换取利润。
所以“性价比”逻辑的基础,是规模。
什么时候能达到规模效应的阶段?只有迈过死亡之井。但迈过死亡之井,这就不是创新产品了,已经是大众产品了。 这是一对矛盾,是小米的尴尬。
雷军的执念,可能给小米设了限。
— 3 —
小米的品牌束缚
除了“性价比”的信仰执念,雷军还特别在意一个东西。
雷军特别在意“小米”这个品牌,非常非常执着。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小米这个品牌等同于低端,一谈到小米就想起极致性价比的手机,是价钱不会、也不能超过 3000 元的手机品牌。
甚至还有一些用户,把买小米的人,称之为 Mi boys,是小男孩,是小朋友。
在他们眼里,小米这个品牌根本承担不起“中高端”这三个字。
这种相对固化的认知,成为小米转型路上巨大的挑战。
这就相当于,当我们提起宝洁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快消品品牌,是洗发水,是沐浴露。
如果这时候有人说,我要用宝洁的品牌去做一款高端的化妆品,会让人觉得突兀,难以接受。
所以,这些品牌在进行品牌升级战略时,往往是选择新建立或投资一个品牌,专门做中高端市场。
你知道吗?SK-II,其实是宝洁旗下的品牌。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因为宝洁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不想让人买 SK-II 时,联想到宝洁,觉得这是个低端产品。
同样的,奢侈品手机品牌 VERTU ,它的东家,竟然是诺基亚……
一旦你知道 VERTU 跟诺基亚师出同门,你会花几十万去买吗?
不光宝洁有 SK-II,诺基亚有 VERTU;
蒙牛还有特仑苏,海尔也有卡萨帝……天猫的前身,是从淘宝拆出去的“淘宝商城”……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然而,今天的小米,似乎走到了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上。
其他人选择新建一个品牌冲击中高端市场,雷军却没有选择新成立一个“金米手机”,还是决定用小米这个品牌。
所以在 MIX 1 发布时,雷军还在前面特地加了一个前缀——小米 MIX。
雷军对小米,爱的很深沉,爱的也很执着。
未完待续的故事
其实故事讲到这里,差不多可以结束了,但我还是想再多聊几句。
小米手机现在的尴尬,是一种左右为难。
1000 - 2000 元的定位,这一块认知,恰恰是属于之前小米手机的。新独立出来的 Redmi,死磕性价比,覆盖的价格区间是 500 - 3000 元。
怪不得有人说,红米一狠起来,连自己人都打。
拆分品牌向下空袭,我们周围似乎没有成功的例子。
这是所谓的“棘轮效应”,一旦向下走了一格,怕是再也回不去从前……
小米肯定是回不去之前的定位了,而向上冲击的战略破局,又受到了性价比执念和品牌束缚的影响,走得艰难。
我们说的要成立“金米品牌”,真的要适当放弃性价比,去抢占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虽是不成熟的建议和衷心的祝福,难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
雷军心中一直有一个放不下的,真实存在的信仰。
不管是红米、小米、金米,还是钻石米,他都不会放弃性价比。
可能也是这个连他自己都无法逾越的执念和信仰,才让小米能走到今天。
也许他能够承受人们说一万句:雷军的执念,给小米设了限。
但他可能无法承受人们说一句:雷军变了,小米变了。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条路,真的是咬牙也要走下去吗?走到什么时候?
在雷军心里,坚持走到消费者真正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分钱一分货。
认识到有的东西,就是被卖的太贵了那一天。
小米就是要坚持做“价格公道,感动人心”的好产品。
正如开头讲的那样,雷军是个极度聪明的人,他一定意识到了某些东西,他还在找寻着通往成功的平衡。
他说要改变这个认知,大概需要 15 年的时间。
雷军和小米这条路,已经走过了 9 年。
这条路,也许他会一直走下去。
-End-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