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田官宣停产Yaris致炫和致炫等三款车型,再度让舆论的关注点聚焦于小型车生存现状之上。
小型车陷入危机时刻
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九月,我国小型车仅有12款车型在售,其中新能源小型车共有6款车型销售,合计销量达到9.0万辆。相比之下,由本田飞度和大众POLO领衔的小型燃油车阵营则销量持续走低,更有个别合资小型车月销量尚未达到两位数。
![]()
从销量数据中可以清晰看出,与其他细分市场火热的气氛相比,小型车正在陷入被动之势,其中尤以小型燃油车更甚。对此,一品汽车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稳定消费期,汽车消费者会逐步恢复到低调的心态,小型电动车将是未来重大发展趋势,而合资车企的小型燃油车势必走向新能源跃迁和陆续停产的道路之上。
回首中国市场,曾经的小型车着实火过一把,尤其在2013年至2018年的期间,仅大众POLO一款车型的平均月销量便能维持在1.5万辆左右,巅峰期的月销量更是接近2.5万辆,在同级别市场有着统治地位。而本田飞度更是凭借其过硬的实力,成为一代神车,至今车市仍然留存着属于“三代飞度”的改装神话。
![]()
然而随着自主品牌的疯狂崛起与用户消费不再盲目崇拜合资品牌等因素影响,更多用户花选择费10万可以选购尺寸更大,配置更多的自主SUV车型,而非小型合资车。据媒体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卖得最好的十款小型车销量总和不足50万,而紧凑型轿车总销量突破200万辆,紧凑型SUV年销量则达到160万辆。曾经备受追捧的大众Polo也仅仅能达到3000辆的月销成绩,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小型车全球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事实上,纵观全球车市,小型车同步呈现下行趋势,海外品牌小型纯电车型更是早已陷入被动之中。据外媒Motor1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在欧洲仅有18款小型纯电车型销售,而美国市场则仅有两款纯电小型车在售,而在中国则拥有超过30款小型纯电车型销售。对此,外媒评论员分析称,因为中国品牌生产小型纯电车型拥有成本低、技术领先等优势;相比之下,欧美车企生产的小型车并没有绝对优势,进而无法在细分市场取得进步。
![]()
在《一品汽车》看来,欧美品牌在小型车领域的处境,也只是新能源浪潮下海外品牌发展窘境的简单缩影。因成本控制、技术落后以及战略布局晚等因素影响,曾经在小型车领域风生水起的品牌,诸如大众和雪佛兰等车企均已经丧失竞争主动权。
通过简单的车型对比便能一探海外车企与中国品牌之间的差距,从比亚迪海鸥与大众Polo以及本田飞度三款车型同价位的入门级款车型的配置对比,可以看到海鸥拥有售价低、配置更高、电车用车成本低以及安全配置更佳等优势。换而言之,两款小型燃油车更像上古时代的骑士挥着长矛冲刺,想要与拿着热兵器的比亚迪海鸥一较高下,胜败的结局早已一目了然。
![]()
写在最后:
在小型车市场下行的大背景之下,自主品牌已然全面开启小型车纯电化战略。相比之下,一众合资品牌仍未能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小型纯电车型。在《一品汽车》看来,当下海外品牌简单的将燃油时代的小型车“油改电”已为时过晚,深耕纯电平台,以技术为基推新小型纯电产品,进而与中国品牌正面交锋才是各家海外品牌发力的重点所在。
而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小型纯电车的优势同样并不明显,面对紧凑级SUV的冲击与纯电轿车的降维打击,如何在持续以小型车走量的同时,推动品牌升级深耕技术研发,将核心实力掌握在自身手中才是重中之重。后续,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小型车市场的最新动态,并带来各家车企最新动作的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