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感知的进化路线到底是走摄像头还是激光雷达?
不按常规操作点亮科技树的马斯克,在智能驾驶汽车的眼睛如何选择进化这件事上,完全放弃了激光雷达,孤注一掷地 all in 了摄像头视觉传感这一分支领域。
但特斯拉作为在用视觉传感器做城市智能驾驶这条道路上,一脚电门踩到底的厂商,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它的 FSD 芯片是专门为神经网络算法自研的专用芯片。
比起行业里像英伟达、高通这些供应商,巨大的规模,遍地的客户,他们在开发芯片的时候,需要考虑芯片卖给不同厂商,在不同的平台以及硬件组合下的兼容和适配性,整体上追求「大而全」,因此不会过于追求某一两项性能上的极致。
反观特斯拉就没有这个顾虑,它只针对自己的架构和软件算法开发专属芯片,走的苹果软硬一体的开发模式,追求的就是一个专芯专用,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更匹配自家软件和架构的专用硬件,实际的硬件性能也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当前行业里做城市智驾的厂商,系统算力只有不够用,没有哪家说嫌多的。
而迫使马斯克完全放弃能力下限高但上限低的激光雷达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成本。
所以关于智能驾驶汽车的眼睛何时进化?或者说如何进化?
问题到头来都回到了成本和性价比的考量上,最终就变成了激光雷达降价的速度,和智驾芯片单位成本算力提升的速度相比,谁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