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一年一度的“夏测”和“冬测”肯定是所有车迷们最期待的节目之一。大制作、大场面、烧钱如烧纸。不得不说“夏测”和“冬测”还是很抓眼球的。以往每年测评的项目,主要是围绕里程达成率、以及极端高/低温故障率展开,今年也差不多。
但是今年“夏测”却意外引发了一次“话题性热议”:话说今年懂车帝在吐鲁番高温测试场对所有参测车辆做了一项以往不多见的极端实验——强化路考核。这是一项考验汽车耐久性的针对性测试。
强化路测试:新能源车轮胎
纷纷鼓包、爆胎?
强化路考核要求车辆在碎石路、河床路、波浪路、坑洼路等多种复杂道路组成的专业测试场地上连续高速行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一条一眼望不到头,到处坑坑洼洼的测试道上,车辆高速驶过,车轮剧烈上下跳动,驾驶员被震到肝颤的画面……
因为强化路测试对车辆的冲击很大,所以车辆在这种强化测试道上飞奔1公里,就相当于在普通城市道路或者高速公路上跑10公里。——按照原计划,所有车辆需要在吐鲁番的烈日下暴晒4小时,然后完成300公里的强化路连续测试。
可没想到,测试还没持续多久,就有很多车因为爆胎而退出测试,被评定为“失败”!而这其中又主要以新能源车(主要是纯电动汽车)为主。相对的,燃油车虽也有爆胎发生,但比起新能源车的情况要好太多太多……
为什么“新能源专用轮胎”
撑不过强化路测试?
于是乎,强化路耐久测试硬生生变成“新能源爆胎大会”,这多少让人始料未及。而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大多数参与测试的新能源车搭载的,都是“新能源专用轮胎”。所以大家就讨论起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新能源车的“新能源专用轮胎”如此不堪?
有人说,是因为新能源车太重,所以把轮胎压坏了;也有人认为“新能源专用轮胎”比起传统轮胎更脆弱。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下面就是我的分析!其实啊,要说“新能源爆胎大会”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和什么“新能源专用轮胎”压根就没关系!
罪魁祸首:和新能源无关!
一切都是扁平比闯的祸!
首先在整个的“夏测”当中,发生鼓包或者爆胎事故的车型,并不只有新能源车型,事实上燃油车型同样出现过类似险情。虽然新能源车轮胎在“夏测”中出问题的概率更高,但燃油车的“普通轮胎”也坏了,这是事实吧?
其次,为了追求更强大的运动操控能力。如今的新能源车纷纷搭载了低扁平比轮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扁胎”、“薄胎”)。这是因为低扁平比轮胎,相比高扁平率轮胎,在受到同样大小的侧向(横向力)力时,胎侧变形量明显更低。而且是扁平比越低的轮胎,变形量越低。
这就带来了一个好处:车辆激烈驾驶,特别是高速过弯时,低扁平比轮胎因为变形小,所以滚动轨迹更精准,更不容易产生“飘忽感”。现在的新能源车本身特点就是动力强劲,电机扭矩逆天,而且整车重心极低(锂电池在车底)加速凶狠凌厉。本身就有操控优势,所以选择轮胎肯定也会往越来越“扁”的方向发展。
车主唯一能做的两件事:
1.关注胎压!严防缺气
2.路况不佳时,充分减速
加上新能源车本身自重就远高于燃油车(因为有沉重的锂电池存在),还想要追求高操控性能。这样一来,车辆弹簧和减震器,相比燃油车就必须要“硬的多”(不然撑不住)。如此一来,车辆轮胎因为路面不平导致弹跳时,重新回落到地面(砸向地面)的瞬间,冲击就更大了。
加上懂车帝这一次,让那么多车在强化路面上高速连续行驶,可想而知车轮一路蹦蹦跳跳的画面有多刺激了。车轮弹跳本身就比燃油车生猛,再加上连续强化路的变态折磨,最后遇上低扁平比轮胎……不鼓包不爆胎就真见鬼了!
事实上,在《懂车帝夏测2023》当中损坏的轮胎,无一例外,不管是油车还是电车,全部都是低扁平比轮胎!——其实我们以往也经常说,扁平比越低的轮胎,就越害怕遇到坑洼颠簸路面。而对于车主来说,唯一能做的事情也只有2件:多关注胎压+小心驾驶!因为低扁平比轮胎+低胎压+烂路≈鼓包+爆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