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造车已经不算是一个新鲜的词语,但涌入造车赛道的人比比皆是。而作为电力东池的宁德时代,人们不禁会问,它会是下一个吗?
近期,有不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宁德时代是否有发展汽车生产制造的战略规划。而对此,宁德时代回应称,“公司会做大量的工作去支持车企客户的发展,为车企客户提供全市场最有性能竞争力、最有成本潜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但公司不会去造车。”这一回复表明,宁德时代延续了自己不造车的一贯立场。不过,任何事情都没铁定的答案,如果从长远看,宁德时代有造车的必要和资格吗?
![]()
在市场规模和前景方面,进入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有望从2020年135万辆增至2025年的628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23%左右。在这种背景下,华为、小米、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躬身入局,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但造车不仅仅是跨界可以玩的,供应链方其实也有实力,目前新能源汽车版图中,产业链上游企业向下延伸,也是一股力量。等到实力足够强大时,或许会有一两家(亲自下场造车)。”在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看来,宁德时代是现阶段最具备造车实力的企业之一。
![]()
从技术上看, 宁德时代造车的条件主要在于其具备一定的动力电池技术,这一技术是造车所可以依赖的优势。但也有人认为,只有拥有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研发及制造能力特别是“三电”能力后,才具备完整的造车的资格,因此从这一点判断,宁德时代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或许还有待加强。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宣传不造车的宁德时代,在投资方面却涉足造车相关的多个领域。梳理发现,宁德时代在近期接连投资了上海拿森、国创中心、卡睿创新、盛德新能源等新能源汽车配件及服务公司;还投资了赛可出行、蓝谷智慧、武汉蔚能、芝麻能源、宁德智享等共享出行及充换电公司。
![]()
不过,宁德时代似乎有些自己更大的梦想,其计划在2025年继续维持全球动力电池市场30%的占有率, “到2025年,宁德时代需布局520GWh的产能,目前宁德时代产能为220GWh,尚存巨大缺口。”有业内人士表示。
由此可见,宁德时代或许具备造车方面的一些能力和资格,但公司也有自己的长远规划和不造车的立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