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格纳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并为领克提供座椅。麦格纳座椅事业部亚洲区工程中心总监 钱滨向我们介绍了领克座椅开发背后的故事。
设计一款座椅,通常供应商与主机厂会形成双向要求。领克03的定位是运动性能,座椅需要有足够的支撑性,满足安全标准以及轻量化,同时造型还要有冲击力。麦格纳也会在此需求的基础上,衡量可行性以及成本。当座椅最终成型时,通常是设计最优的方案了。
领克所用的座椅,麦格纳用了24个月开发周期,对于造型,工艺,舒适性等精打细磨,最终经过6轮评审确定造型。
![]()
![]()
视频中主要说到了坐垫以及头枕的一些细节。事实上,除了座椅与驾乘人员的接触部分,其他细节也非常值得考量。比如领克03座椅的背板。
在产品设计中有一个评定标准,叫做CMFT(Color色彩,Material材料,Finishing加工,Touching触感)。领克03的背板在色彩和材料上,运用黑色和银色镀铬装饰,并且包覆皮革和细致皮纹装饰板。整体座椅的表现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同时,麦格纳为领克03座椅进行了行李箱碰撞(后排放倒情况下),一般其他供应商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测试。事实上,领克诸多标准完全Copy了沃尔沃。
![]()
另外,丛舒适性来说,座椅的设计需要根据人的身体比例去分析最终曲线,包括侧翼对人体的支撑性等等。钱滨告诉我们,麦格纳了解领克是全球化产品,主要针对北美,欧洲以及亚洲市场,通过大数据以及各地研发中心的调研,设计出了能够满足95%人群需求的座椅模型。
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联想到领克03脱胎的CMA基础模块架构,该架构是由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两千余名工程师历时3年多研发而成,不仅可以适应从A0级到B级的不同级别车型开发,还可以适应多样的动力总成、电子电器系统、安全舒适系统及最新复杂的科技系统等,确保从该架构诞生出的车型均具备很高的品质保证。
![]()
这种模块化的理念,也正如文章开头李书福总所说。当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在成本终端有所优势,才会有更多经济能力投入研发,并降低车型成本,恩惠消费者,以此形成马太效应。
另外,座椅除了满足舒适性,对于安全性的考量也极其重要。钱滨告诉我们,在2018年的C-NCAP碰撞测试中,领克座椅荣膺鞭打测试满分。
对于气味的处理,我们参观工厂发现。在麦格纳独有配方的海绵生产线上,1700米超长悬挂链的额外工艺,使得座椅发泡的VOC各项标准全部优于国家标准,保证了环保性。
![]()
![]()
细节上,工程师为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故事。通常车企的座椅通风功能,是通过风扇向外吹风,但当乘客出了很多汗时,吹风会造成不适感。而领克采用向内吸风的设计,通风效果更均匀,舒适度也会更高。
讲解最后,钱滨总也为我们分享了未来车型座椅的设计思路-货仓模式。在车内空间中,座椅的布局可以重新调整,另外,每个座椅都有音控系统,并可以独立发音又互不干扰。座椅上也可设计传感器,当有物品掉落,可以进行相关通知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