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诞生的氢燃料电池轿车亮相,名为格罗夫氢能源车。
![]()
看这阵势,看这前脸,看这剪刀门,就问保时泰你怕不怕。
![]()
据悉,格罗夫氢能汽车名字取自燃料电池发明人、英国科学家威廉·格罗夫。这辆车是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武汉资环工研院”)子公司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研制。但并不是首量氢能源汽车。
![]()
院长表示“这是一款全新正向开发的碳纤维车身、全功率氢能动力乘用车,由格罗夫西班牙造型设计中心精心设计,搭载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堆,全新设计的氢动力系统集成方案,整车质量更轻能耗更低,续航里程1000公里以上。”
![]()
但这只是辆样车,据悉新车将于今年4月上海车展正式亮相,2020年投入大大量规模生产。目前,武汉市只有东湖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少数地方建有象征性的氢气站。
![]()
![]()
氢能具有储量丰富、清洁高效、安全环保等特点,是优质的二次能源。相比纯电动汽车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充氢时间短,续航持久”的特点。但氢能源燃料电池比纯电动锂电池的起步要晚十年。
![]()
虽然从理论角度来看,纯电动技术路线有可能是弯道超越难度最高的一条路,但是,面对着欧洲非常强大的内燃机节能技术,我们用三十多年的市场也没有换回有效的技术积累。而另一方面日本厂商又对氢能源燃料电池技术形成了压倒性的垄断。实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条折中选择。
在氢能源应用领域,日韩等汽车巨头涉足较早。2013年2月份,世界第一辆量产版氢燃料电池车现代ix35 FCV正式下线,本田Clarity、丰田Mirai等概念车也已经批量生产。未来,韩国计划到2025年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年产能提升至10万辆;日本则预测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比2017年增长28倍。
![]()
作为独门优势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日本国内推广的时候自然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日本国内现在投入运营的加氢站大概将近100座。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实践应用上,日本都远超其他国家。
燃料电池专利申请人全球排名中,日本丰田汽车一家的专利占专利总量的22.3%。如果再加上与丰田渊源深厚的爱信精机和电装,丰田体系的公司将48.6%的技术垄断在自己的手中。三星、现代、通用、戴姆勒、UTC Power五大厂商专利加总之后的总量只相当于丰田一家的77%。
![]()
在燃料电池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燃料电池组。“要实现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那么降低氢燃料电池的铂催化剂、电解质膜和双极板三个关键部件的成本势在必行。”
而燃料电池汽车现在最大的难点是车载储氢,成本、技术都还没有到达理想状态。很多人对不同燃料泄露后燃烧的效果仍然后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