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陈壹
国内消费者大多数“谈三缸色变”,从历史经验来看,在中国汽车市场几乎没有能够打破“三缸魔咒”的产品,英朗也不例外。
曾几何时,英朗是可以跟轩逸、朗逸并驾齐驱的存在,合称A级车市场的“三驾马车”。在那个年代,英朗的销量可圈可点,高光时刻当属2017年,那一年英朗的年销量就达到了416990台,是当年销量破40万大关的三款轿车之一,另外两款则是轩逸、朗逸。
很长一段时间里,英朗都是上汽通用别克的主要销量担当。
但是,后来英朗换上了三缸发动机,销量急转直下,并开始跌落神坛。在见识到中国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威力后,英朗又换回了四缸发动机,并相应给出了不错的终端优惠。可即便如此,英朗也没能复刻往日的辉煌。
根据公开的数据,2023年1月英朗的销量还有3046台,到了3月份只剩75台了。
从年销量超40万台到月销75台,英朗可谓是从云端掉入谷底。
但,英朗日渐边缘化真的只是“三缸机”造成的吗?
并不,上汽通用别克的产品战略也是重要原因。
此前英朗的“停产”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上汽通用别克要停掉一款热销的产品。如今看来,当时上汽通用别克显然有另一番心思:想要让“新人”威朗继位。
有一说一,威朗在产品力方面是不输于英朗的,上汽通用别克应该是想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但问题在于,英朗是一块金字招牌,粉丝粘性绝非威朗可以轻易复制的。
最终,上汽通用别克偷鸡不成蚀把米,英朗风光不再,而威朗也没能如愿继位。
抛开其他不谈,即便只看英朗自己的产品力,其销量下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都已经2023年了,英朗在售的仍旧是2020年9月上市的2021款车型,在这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时代,其动力、智能配置、外观等早已跟不上市场的审美。
同样的价格,消费者不止能在燃油市场买到朗逸、轩逸、卡罗拉,也能在新能源市场买到秦PLUS、驱逐舰05等,你看隔壁的轩逸,都与时俱进地推出了新能源版本,只有英朗仍旧在坐吃山空。
换句话来说,今时今日的遭遇,都是英朗自己作出来的。
最风光的时候,上汽通用别克能拿出手的产品很多,英朗、君威、昂科威、君越、GL8......但如今除了GL8,别克似乎就没什么能打的了。而随着英朗的逐渐“谢幕”,接下来上汽通用别克很可能会和日产一样,面临“一条腿走路”的尴尬局面。
写在最后:
在竞争激烈的A级车市场,消费者从来不缺少选择,这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妥妥的买方市场,在此前提下,如何用商业思维见缝就钻,对每个车企来说都是必须时刻学习的课题。
很显然,英朗的尝试失败了,对上汽通用别克而言,这是一个坏消息;不过对友商而言,这应该算是个可以写入教材的经典案例了吧。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