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庇克梯塔斯说:“上天赋予人类一根舌头与两只耳朵,以便让我们从别人那儿听到的话可以两倍于我们说出的话”。
所以,在这个信息冗余的当下,指望“清者自清”恐怕并不现实。
比如这次长城举报比亚迪事件,这两天关于此事的争论已经甚嚣尘上,其中不少有恶意混淆视听之嫌。
这次我们不妨就事论事,从技术角度,把这件事摊开来,好好掰扯掰扯。
问题核心不是常压油箱
长城举报比亚迪的核心问题,在长城角度来看,简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所以怀疑蒸发物排放不达标”。
尽管随后比亚迪的回应比较中肯,但仍然被某些人抓住不放,就是要问到底有没有用常压油箱。
首先,我们要看问题的本质。这个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常压油箱还是高压油箱,而是蒸发排放物是否达标。
要知道,无论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还是相关行业法规,都没有明确规定车型必须采用高压或是常压油箱。
而且,高压油箱和常压油箱,在消费者实际使用过程中,完全体验不到二者的区别,也就是说,对消费者日常使用没有任何影响。
二者仅有的区别,就在于对蒸发汽油蒸汽的排放量上。
之前的文章我们提到,无论常压还是高压油箱,都不是完全密封的,都有碳罐装置以连接外界,只不过为了减少汽油蒸汽的外排,高压油箱的油箱压力要高一些,相应的对管路提出了更高的耐压要求。
而有吸附汽油蒸汽功能的碳罐装置,如果油汽超过其吸附量的极限,汽油蒸汽就要通过碳罐的通气孔排到车外。
哪怕高压油箱,也是这个原理,只不过由于可承受压力较高,能够减少汽油蒸汽外排而已。
这就是所谓的“蒸发物排放”。
所以,常压油箱还是高压油箱,并不是问题核心,核心在于,常压油箱是否与“蒸发物排放不达标”划等号?
换句话说,是不是常压油箱的排放一定高于高压油箱?
常压油箱排放一定不达标?
看到这,是不是感觉问题简单了,如果比亚迪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个 “锅”比亚迪背定了。
但是,要注意,如果比亚迪的回答是否定呢?
要知道,比亚迪可能是国内最早一批涉足插混领域的车企。在大家燃油发动机还没玩明白的时代,比亚迪就已经在油电混动上做研发了。
所以,比亚迪有二十多年的插电式混动技术,具备很强的自主开发能力。从初代DM插混系列,到如今的DM-i、DM-p,比亚迪体系庞大的插混产品线,有常压油箱,也有高压油箱的技术解决方案。
而且,比亚迪无论哪种解决方案,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不妨往下看。
快评君查阅了公开资料,发现,比亚迪很早就关注到了常压油箱的油气排放控制问题。而为了突破这个技术难题,比亚迪做了相应的技术攻关。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比亚迪“基于DM-i串并联架构实现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多控制单元的协同控制,以及对EV行驶里程、时间与炭罐特性的相关性深入研究”,已经开发出了常压油箱的油气排放控制技术。
这一技术实现了PHEV车型在炭罐饱和前,即使EV行驶下也会通过短时启动发动机,完成汽油蒸汽自由脱附。
这是我们在比亚迪汉DM-p车型手册上找到的文字,上面清楚地指出,该车型配备相应的技术。
也就是说,比亚迪的插混车型,解决了PHEV常压油箱汽油蒸汽自由脱附的技术难题。
比亚迪用技术攻关解决问题
有业内专家对此解读,认为比亚迪该技术做到了“一静三得”:一静,优秀的NVH,行车中可实现无感、快速完成汽油蒸汽脱附;三得,实现快速脱附、高效发电、养护发动机。
在该技术支持下,比亚迪的插混车型,哪怕长时间EV行驶的情况下下,每隔6天左右,车辆会短时启动发动机,同时发电、润滑和脱附,在完全不影响车主使用的前提下,完成油汽脱附再利用,既合法又合理。
可谓是比亚迪一系列“黑科技”中,最不起眼,但仍然震撼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快评君查阅比亚迪的专利备案文件,还真找到了这个专利证书。
专利名称: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这是该专利证书的页面截图。
很明显,这个申请日为2020年6月18日,申请公布号为CN 113815599 A的发明申请专利显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增加零部件等硬件成本的情况 下,在未启动发动机时也能够预估碳罐吸附量, 并且在碳罐趋于饱和之前自动将车辆的运行模式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以实现以及时脱附碳罐, 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碳罐过载导致的燃油蒸汽泄漏等情况的发生,保证碳罐能够长期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也就是说,比亚迪此项技术,能够在不采用成本更高的高压油箱的情况下,使得插混车辆拥有完全达标的蒸发物排放量。
写在最后:
纵观车市,比亚迪DM-i系列之所以在近两年市场销量爆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打破了此前插混车型“高价”的标签,甚至做到“油电同价”,让消费者真正得到了实惠。
换句话说,正是比亚迪坚持正向研发,用技术攻克难关,才得以让曾经高不可攀的插混成本,降到老百姓买得起的水平。
反观,如果某些企业以为没有用高价货就是“偷工减料”,甚至不明所以然就妄下结论否定友商,这种做法令人叹息。
其实,作为消费者,我们欢迎车企良性竞争。毕竟,竞争导致技术进步,也让DM-i等插混技术做到了如今的“油电同价”,但如果因竞争而搞“盘外招”,那么大可不必。
毕竟,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消费者最终会用自己的血汗钱,投票。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