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们,今天的话题很震撼,也很有争议性。——开门见山啊!新能源汽车的“绿牌”可能是要寿终正寝了!没错,没有了!不发了!前不久,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乘联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合并蓝牌、绿牌的建议,并透露“预计未来两年就将成为现实”。
![图片]()
这个“乘联会”是什么呢?——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成立于1994年。会长单位是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乘联会秘书处设在上海。作用是调研发布各种汽车行业数据,包括新能源行业数据,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做参考依据,可以理解为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智囊。
![图片]()
崔东树,乘联会秘书长。电动汽车的坚定支持者,国内汽车行业地位极高的重磅人物。这一次他亲自下场说话,而且表示“预计未来两年就将成为现实”,这基本就是说明一件事:新能源绿牌即将成为历史,是八九不离十了。
![图片]()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
2年内,绿牌大概率成历史!
问题是,绿牌一旦取消(绿牌、蓝牌合并),未来“绿牌特权”是否还会继续保留呢?——比如某些城市,绿牌车不限行,停车费有高额折扣优惠,甚至免费停车等等。关于这些猜测,崔东树也有明确回应。
![图片]()
他的原话是:“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应该取消,有利于车市健康发展”。同时他表示:“乘联会确实向有关部门提交了相关建议,但并不是因为绿色车牌难看,而是绿牌的出现阻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图片]()
我国绿牌车保有量最高的地区
油车各种限制,绿牌各种不限
这话怎么理解呢?——为了推广新能源车,不少地方对于新能源车上牌、通行都给予了特殊政策。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比如北京绿牌“只认纯电”,而且额度中标率比燃油车蓝牌高了1170倍(这数字真实可查证)!再比如杭州,绿牌车可以任意行驶,享受不限行的政策。
![图片]()
而上海这边就更绝了:在上海买车,想要获得“百分百路权”,先得拥有一块沪牌,而上海的沪牌目前的价值是在9~10万元之间。而且只能靠竞拍摇号获得,每个月一次。中标率常年维持在不到5%的样子,也就是说100个人参与竞拍,最终能喜获沪牌的仅仅5人。
![图片]()
所以身边很多人2年、3年都搞不到沪牌。——这时候,电动汽车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案(目前上海绿牌也“只认纯电”)。因为电动汽车送绿牌啊!而且只要你符合购买资格(在上海工作,缴纳社保1年以上)就能拿下绿牌。
![图片]()
绿牌在某些地区
引发了更大的“危机”
而且加上电车免购置税,免车船税,免养路费,而且晚上10点以后,3毛钱一度电,根据电动汽车1度电实际能跑5公里来算,1公里才6分钱……部分急需沪牌的车主,想想也就接受电车了。几年下来,接受电车的越来越多,现在的上海,路上超过20%的车都是绿牌车。
![图片]()
所以问题来了:到底是电动汽车本身优势大到让人对它喜爱有家,还是人家是因为当地特殊的政策环境,从而放弃了油车?——目前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的电车保有量算是中国之最,但显然,当地居民购买电车,却并不是因为电车本身太诱人……
![图片]()
甚至在某些地区还引发了更大的“危机”,比如上海:如果今后都要往电车发展,燃油车如果都要停产,那我何必花费9~10万元,费尽周折去搞沪牌?而沪牌的持有者的不满那就更大了:我花了将近10万元买的蓝牌,享受的路权还不如你免费的绿牌??结果沪牌参拍人数逐年骤减,沪牌财政受到威胁。
![图片]()
电车/油车需要“同等待遇”
电车要凭真本事赢得销量!
电动汽车在上述几个地区“集中热销”,很大程度上是受惠于当地的优待政策(或者“油车限牌”,比如广州),而并非是“凭真本事”,全面压到燃油车。——那么你敢说,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是出于真爱么??
![图片]()
这就是崔东树秘书长所说的“绿牌阻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毕竟靠扶持推出来的销量光环是虚的。只有产品自身具有足够高的竞争力,消费者自己对比后,在不受限制(约束)的前提下,做出的自由选择,才能代表产品自己足够好!
![图片]()
未来电动汽车该交税交税,该限行限行,和油车同等待遇。无论如何,绿牌和优惠政策的取消只是时间问题。并且绿牌的免税优待政策,今后也就大概率不会再有了。至于电动汽车未来是否还会持续热销……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毕竟么,消费者只会用脚投票。
![图片]()
截止发稿时间,最新消息显示:海南省为保证燃油车用户的公平性,当前正征求意见,考虑未来或将对电动汽车用户征税,以及征养路费(按里程收费)!预计会和油车的征收比例差不多。对此你怎么看?评论区畅所欲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