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陈壹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
汽车市场本质上是个零和博弈游戏,有人受欢迎,自然就有人被冷落甚至被淘汰。
![]()
车企退市并不新鲜,但过去这几年,由于“黑天鹅”事件频发,汽车市场经历了一轮大洗牌,退市的车企比以往多了不少。
以2022年为例,退市的就有讴歌、宝沃、广汽菲克、猎豹等,这几个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
![]()
对车企而言,退市还算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拍拍屁股就能走人;但对于车主,如何继续享受售后服务,就成了一个难题。像讴歌这种盘子比较大的,就算经营出现问题,也能有广汽本田“接盘”。换做其他,就不一定那么幸运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颁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和《汽车三包政策》都有规定:“汽车经销商的售后服务至少要延续到整车停止生产10年后”。
![]()
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经销商连生存都成问题时,自然顾不上那可有可无的售后服务。
而在现实倒逼下,4S店离“诺基亚时刻”似乎越来越近了。
![]()
业界首次大规模出现唱衰4S店的声音,是在2014年,当时几个头部平台通过线上购车的方式拿到了亮眼成绩。自此以后,开始有人认为“4S店很快就要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截止到目前,车企的营销渠道仍旧是以4S店为主。以2022年的数据为例,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4S店的占比在90%以上。
![]()
4S店之所以依旧坚挺,有很多原因,比如“可以更好完善交易流程”、“帮助品牌快速建立形象”、“分担库存压力”等。以上种种优势,都是所谓的“直营模式”不能比的。
当然了,平静之下其实暗流涌动,在疫情、燃油车销量下滑、现金流紧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4S店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消息称,过去三年因各种原因退网的4S店越来越多,仅2022年就超过了1379家。经营方面,不少4S店处于亏损状态,有的甚至利润下滑超过300%。
![]()
毫无疑问,曾经“躺赢”的人现在也要“喝西北风”了。
墙倒众人推,被市场抛弃的经销商,遭到的口诛笔伐也越来越多。
捆绑销售、售后作假、过度保养、恶意加价......这些负面新闻愈发频繁地出现在4S店身上。并不是说以前没有,只是在“直营模式”和越来越发达的互联网信息加持下,4S店的各种槽点被放大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负面新闻又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4S店的不信任。最终,4S店的经营形成了恶性循环。
![]()
另外,随着汽车后市场的“人民币玩家”越来越多,4S店曾经引以为傲的利润大头也开始被逐步分流。某种程度上,当下的4S店已经是四面楚歌。
写在最后:
很多人说“这两年钱不好赚了”,4S店应该是最能感同身受的。在这个处处充满变革的时代,不仅4S店、就连车企需要应对的难题也越来越多,某些当年借风口飞起来的猪,如今正渐渐露出疲态。当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不管愿不愿意,行业里的每个人都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