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7在2月刚刚以一个“豁出去”了的价格上市,最低起售价30.98万。对于一台车长超5米,轴距超3米,次低配就有90kWh大电池的纯电中大型SUV而言,可以说这是个非常“卷”的价格。然而智己LS7“卷”的不仅仅是售价,在最近举办的智己Techday上,你还能了解到这台车在整个座舱上面有多“卷”。
SUV 3.0时代的座舱什么样?
智己官方专门强调了LS7的座舱能给用户带来3.0时代的驾乘体验,而这里面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 IMAX级驾驶视野
• 121度零重力座椅带来的“套内面积”最大化
• 即将推出的IM OS 2.0人机交互系统
IMAX级驾驶视野这部分好理解,LS7使用了一块同级最大的穹顶玻璃,使得驾乘者拥有极为透亮的视野。现在很多新落成的豪宅和高档写字楼都非常乐于使用面积超大的落地玻璃幕墙,其实是一个意思。另外为了把视野开阔做到极致,LS7甚至还采用了国内首个量产的半幅方向盘,以及可升降智慧场景屏,所以这也就能理解为何智己要用“IMAX级”这样的词了。
至于IM OS 2.0,这次Techday并没有透露更多细节,或许是留了一个悬念,等到下一次Techday再详细介绍。
这次Techday几乎所有的笔墨,都用在了这个121度零重力座椅上面。
121度零重力座椅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得聊聊智己为什么要给LS7搞这么个后排座椅。智己汽车内外饰主理人杭飞给大家解释了这个座椅研发的出发点:LS7立项初期,为确保用户的极致乘坐体验与多变空间形态,进行了深入市场调研。市场上配备后排“躺平座椅”的车型,用户使用起来有以下痛点:椅背大角度躺平后顶腰;躺平姿态下,刹车时向前下潜,B柱安全带无法保护;调节座椅需要起身操作;操作繁复过于复杂;空间小无法自由舒展;没有颈部支撑;腿托缝隙大无法完整支撑;坐垫过短大腿支撑不足、座垫凹陷不符合人体工学……
![]()
智己汽车内外饰主理人杭飞
智己为了解决这些痛点,给LS7打造一个极致体验的后排座椅,联合全球最大的汽车内饰零部件供应商延锋集团,共同研发出了这款121度零重力座椅。
然后大家可能会问了,这个121度的设定有什么依据吗?智己官方的解释是128±7°是理想的宇航员坐姿,载人飞行器在发射时采用这种坐姿可以让全身获得最均匀受力。而现场通过压力感应设备,也充分展示了这套零重力座椅确确实实拥有极佳的舒适体验。
![]()
现场展示臀压和背压情况
同时为了配合这套座椅的体验,很多地方也都进行了针对性的创新。比如说拥有100mm可伸缩长度的四向电调腿托,可以轻松适配150-195cm身高的各类人群;再比如说安置在座椅上的安全带,让你无论何种坐姿,安全带都可轻松拉出使用;还有前所未有的1955mm全球最长前后排共轨电动滑轨,加上行业首创的100%可折叠的副驾座椅,使得零重力座椅即便是在躺平的时候,也没有任何视野上的遮挡,这样的后排体验感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
实现这一整套设计,表面上看不出有多大难度,实际上也有大量技术创新:比如将近2米的超长座椅滑轨对制造精度要求极高,关键位置公差需控制在±0.2mm以内,才能确保运行过程中稳定性和平顺性;另外为了解决长滑轨的线束下垂和不够长的问题,还专门研发了专利的坦克链线束布置方案,达成的效果就是无论座椅在滑轨前后任意位置,都没有任何的线束外露;而为了让副驾能够得以100%折叠收纳,甚至从车辆总布置开始,就对空调管道、安全气囊、电控元件等部件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
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套内面积最大化”的乘坐体验,你觉得值得吗?
做工用料让你真切体会到高级感
前面提到的都是从设计和技术层面,智己LS7如何实现“套内面积最大化”的体验,而单有设计和技术还不够,大量高级和安全的材料使用也是关乎用户体验的重要方面,智己LS7在做工用料方面自然也是做足了功课,座椅配备的是NAPPA打孔头层真皮,而高配车型更是采用产自德国巴伐利亚的半苯胺小牛皮,经78道工艺加工,可以最大程度保留真皮的自然质感,具备极佳的手感和透气性。
![]()
NAPPA已经不稀奇,但采用半苯胺小牛皮的座椅就屈指可数了
另外为了充分保证车内空气质量达到顶级水准,智己还开创性打造了净味工坊,把有可能产生挥发性气体的零部件在装车之前先放到净味工坊净足180天,再运到生产线装车,这样一来,用户提到的新车相当于已经是放置180天后的车内空气水平。在中汽研的CN95清新空气座舱权威测试中,LS7的车内空气质量获得最高级别的满分成绩。
![]()
智己独创的“净味工坊”
上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智己LS7很卷的价格,而这次的Techday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智己作为传统大厂孵化的“新势力”,为了极致的产品用户体验,在设计和技术创新方面自己卷出了新高度。这或许就是LS7能很快斩获1.5万用户订单的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