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汽车生产比喻为技术活,那么汽车设计就可以看做是一门艺术活。但这门艺术,却一直以来都是自主品牌无法直视的门槛。
由于比西方晚了百年时间起步,中国的自主品牌只能低头奋发图强,拉近差距。在很长时间里,一提起有关国产车设计的话题,要么是七拼八凑的模仿,要么被直言违和,“皱起眉头”往往是人们看待国产设计的第一反应,自主品牌的造型设计长期笼罩在“像谁”的阴影中。
直到近些年,中国逐渐跃升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随着消费者对品牌意识以及产品品质的认知变革,自主车企的设计水平也水涨船高,出现一些通过自主创新设计,展现出原创实力的中国汽车品牌。
![]()
以第三代奔腾B70为例,经过设计师的反复推敲,凭借“光影哲学”3.0版本的迭代进化,以前瞻理念融合国潮的设计风格,受到国际鬼才设计师胡社光赞誉,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亦树立了自主东方美学设计的自信。
自信的中国设计应该是什么样的?
自信的东方美学设计,不是生搬硬套游龙飞凤,京剧脸谱等传统元素,不是一味的夸张博眼球,更不是中与西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在笔者看来,中国文化和西方发源的汽车设计,并没有界限和障碍,而是要通过更国际化的设计准则与流行趋势,将东方审美表达出来。
一汽奔腾便是对此展开探索的最早一批中国品牌。
事实上,这几年自主品牌的研发实力有目共同,一汽奔腾推出的全能家轿B70,更是一举获得2022年C-NCAP五星评价,并成为首批荣膺中汽中心华诚整车舒适座舱(6A级)认证荣誉,也是目前唯一、首款获此殊荣的轿车产品,让国人第一次见证和刷新了中国自主品牌中级车的安全和品质实力。
![]()
但毫无疑问,一个在国际化印象中真正高大上的原创设计,显然是对消费者印象更直观的一种改变。可以说,近年来一汽奔腾不断迭代的生态美学——光影哲学设计理念的成功,奠定了其在中国汽车品牌设计中的领先地位,也让市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品牌的原创设计。
当时间来到2022年,第三代奔腾B70继续在设计上引领东方审美设计,光影哲学升级为性感曲面。这也是中国首个由曲线向曲面转变,并直面性感的设计语言,其意义不言而喻。
![]()
纵观目前的汽车产品设计,曲线概念已是被广泛使用,但一汽奔腾的家族化“光影哲学”设计理念从光影折学到光影魅学,再到此次3.0之性感曲面,把重点放在了“如何以东方美学演绎性感”这一命题上,它给出的解答是兼具理性的中国式情感表达。
而率先采用该设计理念的第三代奔腾B70,就是这一理念开花结出的果。
东方式情感表达的来源
如果说初代奔腾B70诞生的那个年代,当时的消费者想要的是以沉稳取向为主的设计,那么16年后的今天,同样保留对大气的诠释,第三代奔腾B70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中西方元素结合,以及对车辆视觉、功能、情感的多重价值回归与统一。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三代奔腾B70的“戈”元素大灯,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的冷兵器“戈”。时下国潮风盛行,这样的设计代表的既是东方美学的崛起,也是民族认同和中国品牌的文化自信。
![]()
同时,利用标志性的数码雨滴式熏黑格栅,与点阵式立体贯穿尾灯这些现代科技手法,奔腾B70又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下潮流相融合,更具时尚感。这既出于演绎中式风尚,又争当了国际设计弄潮儿的时代风貌,彰显出了中国汽车原创设计新高度。
![]()
![]()
又如大溜背式的GT风格。掀背式设计的它,车顶线条优雅划过B柱,一直延展到车尾,形成了一个曲线下压的弧度,自然且流畅,宛如流星划过的瞬间,勾勒出一副修长且挺拔的侧面造型。
![]()
值得一提的是,掀背造型通常是豪华品牌旗下的高端设计,但从第三代奔腾B70开始,采用掀背造型,让预算有限的年轻消费者对GT的幻想不再遥不可及。同时,掀背式尾门带来的超大后备箱开口,让个性与实用兼具,让户外出行,装载取放更加游刃有余。
再比如张弛有度的概念。东方美学通常讲究的以内力表达外在。奔腾B70的 “性感曲面设计”将可具化的特征线条尽数减少,转而用曲面的变化,创造出独有的光影韵律感,解放了线条对设计的桎梏。
![]()
传统印象中的车辆设计,大多用型线刻画车身姿态。而对于第三代奔腾B70,设计师用光影取代型线,用性感曲面代替夸张的棱线变化,描摹出虚实关系的光影动态,让每一处细节都能让人品味。这种隐性的,更含蓄的表达,其实也更符合东方人的处世哲学,虽不易察觉,但这种东方式的审美,注定示人以更多优雅从容的气质。
从第一代奔腾B70传承至今的光影哲学设计理念,经过全面的、兼具理性和情感表达的全面进阶,已然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亦成就了第三代奔腾B70充满文化自信的东方的美学,更具备国际时尚范儿。这是一汽奔腾设计一直坚持的方向,是既适合中国市场、又具备全球市场竞争力的答案,更是奔腾B70一直坚持的设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