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势力活不过3家”的预言,到“蔚小理”3兄弟双板上市后的忆苦思甜,再到零跑、威马、哪吒3个二线新势力冲刺IPO,造车新势力似乎与“3”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在,属于造车新势力的第二波IPO大潮正在袭来,主角正是3家二线新势力。
9月26日,据知情人士透露,零跑汽车港股IPO发行价是每股48港元(合6.12美元),募资8亿美元。若顺利上市,零跑将成为继蔚来、理想、小鹏之后第四家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而近半年来,威马汽车也曾在6月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在2月启动港股上市计划——二线造车新势力纷纷逐鹿IPO,将其视作一条新的“生死线”。
2018年以来,头部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先后登陆美股,其后又陆续回归港股,成为“双板”上市车企。蔚来更于5月进入新加坡资本市场,成为首个在三地上市的新势力。如果将其称为新势力第一轮IPO潮流,那么此轮由零跑领跑的IPO潮便是对资本市场发起的第二轮冲刺。
“蔚小理”IPO之后,造车新势力第一次分出了头部与二线的格局,那么此轮二线新势力IPO之后,造车新势力格局是否还会因此经历第二轮洗牌?
决战分水岭
相比“蔚小理”当年集体奔赴美股IPO的“中国合伙人”故事,二线新势力此轮IPO潮最大的特点在于回归港股。
在金融界分析人士看来,造车新势力回归港股主要是受外部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影响。从2019年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之后,美国参议院紧急通过《外国公司承担责任法案》,对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进行严格的财务审计,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是否由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愈发严苛的美股上市环境,迫使新势力转战IPO要求偏低的港股市场。
在《一品汽车》看来,二线新势力急于IPO主要源于3方面的压力。
其一,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为造车获得持续的资金输血,是他们扎堆上市的核心诉求之一。
从储备现金来看,2019年-2022年Q1,零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46亿元、5.42亿元、57.13亿元和52.31亿元,其他二线新势力们的储备现金也普遍在50亿元级别(哪吒暂时未知),这与“蔚小理”普遍在500亿元左右的现金储备相比相去甚远。作为对比,零跑在同期的经营性净现金流(烧钱)分别为:-6.75亿元、-7.32亿元、-10.18亿元和-3.85亿元,如果不能在2022年顺利上市或融资,账面现金仅够维持两三年的运转。
其二,来自前期投资人的内部压力。
“新能源汽车概念股的二级市场估值溢价较高,一方面方便融资,另一方面也可为上市前的投资人提供退出渠道,这也是头部造车新势力扎堆IPO的原因之一。”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表示,新势力实现IPO上市之后,在融资方面将更加灵活,天使投资人等前期进驻资金可以在高位套现离场,这是他们急于推动新势力们IPO上市的关键。
其三,能否上市已成为新造车品牌力的一道分水岭。
“蔚小理”的成功已经证明,资本市场愿意给予优秀的造车新势力较高估值。广汽集团高层最近就曾表示,“新能源汽车依然是风口,几家新势力已完成美股、港股上市,大规模融资支撑未来发展。资本有很大的影响力,当股票上涨的时候,会让上亿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品牌,单靠宣传很难做到这一点。”其实看看消费者们的反响就知道。提起新能源电动车,关注新能源的网民和消费者都会轻易地列举出来蔚来、比亚迪、理想、小鹏、特斯拉,但很少有人会提起销量位居1-8月新势力第一名的哪吒汽车。
张秀阳也认为,新造车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可以让更多投资者和消费者了解其产品。车企上市后,其经营和运作会受到更多投资者监督,不仅有利于初创品牌形象的确立,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这正是二线新势力们所紧缺的。
不过,二线队伍IPO潮并没有遇到温暖的市场环境,这对于其IPO难度与规模而言都是巨大挑战。
最近有投资人士表示:“受全球市场利率上升、高通胀和俄乌局势影响,全球股票市场剧烈波动,投资者避险情绪提升,此时新股可能面临估值下降。”不过,他也同样认为,资本对造车新势力的态度越趋于谨慎,越能推动有限的资源向头部企业倾斜,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这将成为造车企业能否存活下去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线之殇
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极度内卷的市场,正因如此,品牌形象越早确立越好。
有分析认为,二线新势力零跑、哪吒、威马均已是新势力造车的“老人”,相比头部品牌,他们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几年来,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明确的品牌标签。“品牌溢价能力不行,产品成交均价普遍围绕在10万-20万元的中低端市场,导致智能科技研发投入无以均摊,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处境。”这让二线品牌普遍陷入二线之殇。
以零跑汽车为例,其一直寄希望于希望用通过全域自研+垂直整合来标榜品牌特性,但全域自研带来的巨大的研发投入与短期内的“起跑速度”差距却是出乎意料的。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亿元、31.32亿元,但3年累计亏损超48亿元。公司毛利率虽然在改善,但至今年一季度依然为-26.6%。反观“蔚小理”,毛利率均达到10%-20%。
目前,“蔚小理”年销量均在9万辆以上。从销量来看,今年1-8月,哪吒汽车以93185辆超过小鹏成为销冠,零跑以76563辆位居季军,已经在销量层面赶超了蔚来和理想。但二线新势力的销量增长,却难掩产品售价无法覆盖原材料及耗材成本的事实。
上述销售期间内,零跑的销量结构中,低于10万元的T03车型占比超过75%,而主打15-20万价位区间的零跑C11的占比只有21%。而蔚来2021年成交均价为32.63万元,理想2021年均价为32.63万元,小鹏2021年均价为23.07万元。相同的“二线之殇”,让哪吒汽车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的基础上,净利润亏损了7亿元,利润率为-43.75%。威马汽车2021年营业收入47.43亿元,但调整亏损53.63亿元。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和快速拓展的销售服务渠道,是拖累新势力业绩的主因。新势力想达到盈亏平衡,预计需要800亿元的年营收规模,年销量应达20万至40万辆。“蔚小理”等一线新势力具备较强的用户需求挖掘能力和产品定义能力,已经初步建立特征鲜明的品牌形象。而这恰恰是二线品牌的劣势所在。
市场留给二线品牌逆袭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据不完全统计,8年时间过去,造车新势力已经从2016年接近百余家的巅峰跌至如今只有个位数。随着市场门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新能源车企淘汰赛也随之愈演愈烈。时至今日,绿弛、赛麟、前途、博郡和拜腾均已纷纷倒下,爱驰、天际、恒驰、云度、重庆新特也在苟延残喘,起步较早的威马在今年1-8月销量也仅为29140辆,虽勉强算作二线品牌,可是已经完全跟不上零跑和哪吒的步伐。尤其随着埃安、智己、飞凡、岚图、AITO、极氪、阿维塔、极狐、沙龙等传统企业新势力以及苹果、百度、小米、华为等互联网巨头“新实力”的加入,必然加速这一领域的洗牌。
在更大的风暴来临之前,如果二线新势力不能通过IPO关键一跳迅速实现造血,那就真有可能印证当年的“新势力活不过三家”的预言了。相比之下,或许“二线新势力只剩三家”会是更令人欣慰的结局。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