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生产/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经济下行趋势,包含购车、用车、年检、二手车等多个节点在内,汽车消费市场也迎来众多新政策、新举措,旨在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稳定运行。而站在消费者视角,这些新政无疑会成为今年四季度购车的重要利好。
年检&车检改革优化
年检一直是营运/非营运、乘用/商用等各类汽车全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而为逐步适应乘用车用户的日常所需,近些年针对6座以内的非营运小车的年检政策也在逐渐优化。目前现行的标准是:非运营的小型微型客车,6座以内的新车,前6年只要每隔两年去当地的车管所申领年检的标志即可(可通过12123线上办理);使用时间在6年-10年之间,需要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如果使用时间超过10年,则需每年检验一次;如果超过了15年,需要每半年做一次年检。
日前,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的工作意见》,将从今年10月1日起,针对上述私家车年检政策进行了进一步“宽松处理”。新的标准从原先的10年内3检(第6/8/10年),改到10年内2检(第6/10年);超过10年的则统一每一年检测一次,包括非营运摩托车在内(依旧13年报废)。
除了政策的优化,此次改革对车检服务也有新的要求。例如:能通过线上办理解决问题的,尽量通过官方APP在线处理;而需要线下服务的也要求检验机构工作人员一次性负责办结;与此同时,检测机构也会逐步优化流程,提供标准化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营运面包车、非法改装处罚车辆、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车辆不可享受新政。除此之外,针对困扰用户已久的年检非法中介问题(黄牛代检),四部门也将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切实抓好改革措施落地落实。
二手车全面取消限迁
二手车的正常流通一直是国内车市的“老大难”,二手车限迁政策说白了就是地域保护措施。其一,是防止大量外地二手车涌入市场导致价格冲击,主要是维护小地方的车商利益;二是维持本地汽车销售市场的秩序,例如防止国五车辆进入北上广等地。
为了进一步带动二手车市场的消费,商务部等17部门于日前发布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到要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已经从2022年8月1日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
对于二手车车商来说,取消限迁意味着车源增加,客户范围扩大,全国调货,异地购入/异地出手都不是问题。而对于买方来说,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更广,东方不亮西方亮,不光是强调性价比的老车,还是只省购置税的准新车,都会有更丰富的选择。
当然,排放问题依旧是国家紧盯的底线,虽然本地的国五二手车辆可以合法进入一些二三线城市,但国三/国四的经典车型,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旧是不能合法上路的。
部分蓝牌乘用车购置税减半
针对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的限时政策,一直是国家刺激汽车消费的重要手段,此前1.5L及以下排量的家用车就享受过该政策。而消费者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的车型,排量在2.0L及以下,单车价格不超过30万(不含增值税),也将享受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限时福利”。
例如,入手一款开票价30万以内的大众帕萨特、宝马X1、奥迪A4(2.5L的汉兰达、凯美瑞不行),在今年下半年都能享受购置税减半,满额的话,大概能减1.3万元。这跟厂商无关,交去车管所交购置税时省下来的,当然,如果厂商变相提价,那就是市场行为,是另一回事。
除了国家政策外,不少自主厂商也积极响应号召,推出补贴另一半购置税的政策。例如,30万开票价的新车,厂商会帮你把另一半的1.3万元的购置税交了。当然,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原本的购车优惠力度大多会降低,4S店并不会真去车管所给你交钱。
插混&纯电免购置税期限延长
以上,都是已经落实或即将落实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而这一条则是非官方渠道的高层讲话透露出现的信息,因为足够“高层”,所以公信力还是足够的。
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现行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或从2022年12月31日,延期到2023年12月31日,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
说白了,目前市面上的纯电汽车以及纯电续航在50km以上的插电式混动车,将继续上绿牌,并享受免免征购置税的福利。当然,对于北上广深地区,插电式混动车的摇号、通行福利,可能会有地域性的弹性收紧,这个大的国家政策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