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特工和朋友开车去宁乡泡温泉,上了高速,聊得正兴(看刚刚收费站那妹子不错,延伸到mou音上很火的那收费员),男人嘛,都懂得,这种话题....一不留神,导航提示:
限速120,您已超速,当前时速125
![]()
完犊子!朋友瞬间吓尿,他和特工不一样,是跟老婆说了加班,偷偷跑出来的,这一旦超速违章,短信发到他老婆(车主本人)手机上去,不就穿帮了嘛,后果不堪设想!
![]()
为了安抚车主,以保障乘车安全,特工赶忙说道:
别怕,这不一定算超速(违章)。
![]()
顺带着,特工给他讲了个最近朋友圈看到的事,以帮助增强“侥幸”心理。一个前同事,女的,刚买车没多久,估计也是信号灯不熟悉、不注意,闯了红灯,半个月过去了,没收到处罚通知,在那暗自庆幸,末了还附一句:长沙万岁,我爱长沙!
你看,咱们平时开车的过程中,是不是都会有类似经历,违章了却不一定被“判”,那么说回这里的超速,特工判断“不一定算违章”的依据在哪里呢?
1、从处罚规则看
超速50%扣12分
超速20%-50%扣6分
超过规定时速但未达20%扣3分
(个别省份可能有所不同)
这里要注意的是,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下,一般是不会被罚款的,原因有三:
![]()
1)车内的时速表永远都要比车外检测的速度高,因为风阻和轮胎摩擦力都会降低速度,而时速表的数据来源是既定工况下的发动机输出速度(这是其一,还有其二),比如显示60km/h,实际可能只有57km/h。
2)除了上面说的这种情况,时速表的数据来源还有可能是四个轮上的时速传感器通过ECU计算得出的,而国家规定“车速表指示车速不得低于实际车速”,所以一般时速表上的车速是高于实际车速(当然,误差值这方面看厂家怎么设计,有些会将显示值设计得非常接近实际值)。
![]()
3)高速测速摄像头也会有误差,通常在2%上下,而且是滞后误差,也就是说拍到的速度比实际的慢。
综上所述,限速120,开到133,都不会有罚单。当然,这些理论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所以仅供参考。
2、从实际经验看
那可能有朋友就要问了,什么叫仅供参考,通俗解读,就是看运气。
你想啊,前面不是说了那个女司机闯红灯没被罚款,沾沾自喜的事,特工联系自己这么些年开车的实际,最深刻的体会就是:
你在违章那一刻,如果对违章事实清楚(比如无意间闯了红灯,当即意识到了),一般都不会有事;
而那些确定要接受处理的违章,多是在你毫无察觉中发生的。
![]()
这种现象,就叫运气,也叫人品,还可以叫看点子高低。
落实到特工和朋友高速上的这次超速,要知道导航报出来的时速,可不是基于我们前面说的两种数据来源,而是通过手机里面的定位系统测算,它可能极其准确,也可能有误差,甚至极大(这也是为什么特工建议,5-10年后的导航软件,想在精准度上做文章,就大胆去收费,相当于责任险,按照导航的建议行车,如果超速违章、走错路了,保险公司赔)。
总之,想要不违章,不超过限定时速,最稳妥。
3、为什么限速定120?而不是110或130,有科学依据!
1)道路原因。限速120是根据我国的道路设计标准而设定的,而这个标准是根据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车道坡度、防护栏强度等因素来的。
![]()
2)司机原因。车速越高,对司机的视力、视野、反应要求就越高,有调查数据称,高速上遇紧急情况,踩下刹车,短时间内,车辆的滑行距离大约为83米!再加上惯性、制动等作用力,可能要上百米,限速定120也是从这点出发考虑。
![]()
3)车辆原因。车上高速跑120km/h,肯定没问题,即使发生爆胎,也还是有生还可能,但如果车速200km/h,爆胎,生还几率可能为0。
![]()
最后借用现在各大导航里用的很烦,但确实应该入心入脑的话来收尾: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奉劝各位,驾车出行不超速,生命至上,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