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小米创始人雷军第三次发表年度演讲。前半场为人生感悟,后半场为新品发布,其中还公布了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展:自动驾驶团队规模已超过500人,首期投入33亿研发费用,计划于2024年冲到自动驾驶第一梯队。
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取得成功之后,为何又贸然进入智能汽车领域?自动驾驶在小米的造车路上扮演何种角色?未来小米能否在汽车赛道独辟蹊径?其发展过程中的几大难点将来自何处?在外界种种的的期许与质疑声中,让我们从最初说起。
功成名就之后,小米于新赛道起跑
关于造车的决心外界不用怀疑,雷军曾表示:“为小米汽车而战,我愿意押上我的全部声誉。”
从政策看,去年政府已出台与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多项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指导,而在今年“两会”期间,包括李书福、雷军在内的多位代表就智能网联汽车再次发起呼吁。智能网联与新能源融合,已然成为汽车创业的新机遇,小米同样在造车风口难掩悸动。2021年3月30日,小米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首期便投入人民币100亿元,并要在10年内投入100亿美元。
当时的新能源赛道已有多家企业并驱争先,造车新势力已经初定格局,传统车企也正在加速转身。在一切按照预期发展的同时,小米在汽车圈发出的最强音令人惊叹,外界看来似乎有些姗姗来迟。但就小米汽车而言,它并非从零开始,关于造车这一新方向,小米有着自己的思考。
当下的新能源车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传统车企转型而来,它们往往具备较好的路人缘,且在底盘架构等汽车技术领域有着足够的积累,转型时往往能够兼具传统汽车优势,如大众;一种因混动和纯电赛道崛起,在能源革新方面有着自己的心得,如比亚迪;一种则是走智能网联方向,试图将汽车从一个纯粹的移动出行工具变成集娱乐于一身的空间综合体,正在这一道路上奋进的便有已经落地许久的特斯拉,还有正在奋斗的百度、小米... ...
何为智能网联汽车?
它是5G网络、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多种最新技术的集合体,与传统汽车“硬件”相同,“软件”不同。恰巧,在智能手机深耕多年的小米在AloT(人工智能互联网)领域已颇具建树,而自动驾驶将是小米汽车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雷军表示:小米首先将从技术难度最高的自动驾驶领域切入,实现从零到一的起步。
在其自动驾驶测试视频公开展示中,小米向公众展现了高速、城市、泊车三大场景。
高速场景的展示中除了基本的车道保持、定速巡航等功能,小米自动驾驶还展现了可以主动选择车道、进出匝道、并线超车等功能。
当下我国的自动驾驶技术有个明显的分界点,也是L2与L3之间最根本的不同——不管辅助驾驶做的多么先进,也只能归类在L2的范畴,车辆只有具备了“主动”的能力,才有向L3跃迁的资格。
就现在看来,这资格小米已经有了。
几大难点之下,小米汽车能否复现手机辉煌?
据雷军透露,小米正通过全资并购以及上下游产业投资的方式进行产业布局,涉及十几家相关企业,方向包括核心传感器、核心执行器、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等。
大手笔的投资将加速小米汽车实车落地,而在决定造车之前,雷军的多次投资活动也都显现了他对智能汽车领域的看好,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等数家新能源车企崛起的背后都有着雷军的身影。
毫无疑问,在多次创业史中,雷军展示出了眼光独到、不畏限制等合格的企业家精神。他本人更是将造车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创业”,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是雷军半生沉浮之后的积淀、攻坚克难的勇气,亦是他对一个新时代风口发起的挑战。
“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以内的钱”,将这句话套入到雷军身上,我们会发现依旧适用。曾靠“Are you OK?”风靡鬼畜圈的雷军,向外展露的形象一向是厚道、务实、亲切的。从金山时代到小米时代,他一向擅长的便是切入人们的刚需缺口,且习惯了以朋友姿态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因为这样的做事风格,小米手机从三四线城市逐渐走入一二线,从年轻人刚需品牌的定位里催生了一款款不再便宜的旗舰。
选择切入汽车领域时,雷军习惯性的摆出了过去的姿态,先讲曾经的艰难,再讲艰难过后的美好,潜移默化的向消费者传达小米风雨过后必见彩虹的理念。他本次年度演讲的海报信息和主题选择亦十分巧妙——“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这两句话既映射了雷军的创业之路,也贴合小米在汽车这条全新道路上的创业心境。
事情能否皆如雷军所愿?
在一品君看来,小米汽车落地后的市场运营仍将面对两大难点。
难点一:2024年,自动驾驶能否成为人们的刚需?
上文提到,雷军表示小米自动驾驶将于2024年进入第一梯队。但自动驾驶技术虽已在风口呆了许久,目前却仍只是辅助驾驶的程度,行车过程仍需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
早在几年前自动驾驶技术便成为了各大车企的热议话题,拉扯数年之后的2022年8月1日,中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终于正式施行。L3自动驾驶落地的曙光开始显现,但其规模化落地的时间节点被普遍认为是2025年。
据《中国汽车报》报道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吴甘沙发言:没有3~5年的L3+自动驾驶产品验证和运营经验,没有企业敢完成这“纵身一跃”。
有业内人士认为,L3+级自动驾驶汽车井喷期要在2030年以后。其根本原因在于想要实现自动驾驶并非仅仅凭借自身技术,还需要高精度地图和V2X(车联万物,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的配合。
在汽车本身的技术发展之外,物联网、高精度地图等配套产业链及新基建的发展进程同样影响着自动驾驶的落地时间。且中国地域辽阔,这也对新基建的落地带来了空间上的巨大挑战。
在蓬勃期到来之前,小米如何让这一技术成为自身无可替代的亮点,打败其他车企的现有优势,取得消费者的青睐?
难点二:如何完成从手机用户到汽车用户的转换?
雷军在年度演讲中讲述了自己当年因产品业绩不佳决定去店里做销售、了解用户需求的故事,因为有多个顾客来店里询问有没有教人电脑入门的软件,雷军虽然想不通为何不去书店买一本电脑说明书,但他还是敏锐的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做了一个“电脑入门”的软件,并在推出之后立马畅销。
“做产品,一定要做用户需要的产品,不要做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产品。只要这个产品是用户哭着喊着要的,销售就不是问题,特别容易卖。好的产品,它会自己长脚的。”雷军总结道。
但今时不同往日,好的产品、好的品牌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上并不少见。
同为跨界巨头,百度在自动驾驶技术上不输甚至可以说胜过小米;同为手机企业,华为的汽车品牌已经开始销售,苹果也正在发力当中;同样以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为方向,特斯拉已经风靡全球... ...
小米手机曾经完成了从低端到中高端的逆袭,在汽车新赛道上,这条路该如何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在7月份曾经吸纳了一位营销人才:来自上汽通用五菱的高管周钘,也是五菱宏光MINI EV成功道路上背后的操盘手之一。
五菱宏光MINI EV作为一款售价仅几万元的“买菜车”,不但创下了连续数月的销量奇迹,也孕育出了年轻人之间的潮改社群文化,这与小米手机的成功经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如果延续这条路线,如何摊薄成本也是小米汽车不得不思考的新命题。
凡是有路,皆有荆棘。世上少有一帆风顺的成功,当下的小米汽车虽然存在发展的挑战,但机遇同样令人不安分。从金山到小米手机,雷军早已练就坦然面对挑战的从容与自信。未来小米如何,答案交给时间。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