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飞凡R7的内饰细节已经正式披露。从硬件来看,飞凡R7车内配备了一块43英寸的宽幅真彩三联屏,其由15.05英寸的超大AMO LED超清屏、10.25英寸仪表屏与12.3英寸副驾屏三块屏幕组成,并采用8155车机芯片来提升运算速度;而搭载的华为增强AR-HUD平视系统,配合先进的AR视觉叠加算法,也能在驾驶时提供沉浸式的人车交互体验。
如此设计风格,让人很难不联想起2020年首发于奔驰S级的MBUX信息娱乐系统。同样是熟悉的三联屏设计,同样是大规模减少的物理按键,同样是AR-HUD和多屏联动,也同样支持声控、手势等新鲜的控制方式。当然,运行速度也是一样快,能满足时下车主们对智能化车机的需求。
但相比之下,飞凡RISING OS则提供了更多的亮点。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解析一下这款车机系统,它到底有哪些优点,又存在着哪些问题?
1、出色的视觉体验
其实从宣传图上就能看出,飞凡RISING OS相比MBUX,有着更为突出的色彩表现。这背后,其实还有一个设计上的小故事。
约翰尼斯·开普勒,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与占星家。200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以开普勒命名的太空望远镜,开启了太阳系外行星探索的新时代。在这些由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行星中,有一颗位于类太阳恒星适居带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22b”,也就意味着它有可能和地球一样,在星球表面存在生命。
而飞凡RISING OS则是借鉴了开普勒行星存在的意义,来让车机上的科技能有一种鲜活的生命感。因此从颜色来看,它并不是冷冰冰的冷色调,也不是简单的赛博朋克风格,而是结合了地形地貌、日出日落等背景,提供了象征性的主题风格。而且随着外界时间的推移,车内的车机也会随着昼夜交替来在冷暖色调之间进行渐变式地切换,还能根据车主自己的习惯来自定义。甚至连语音助手的形象,也类似于汇聚的星光,让人看起来非常养眼、舒服。
飞凡RISING OS能做出如此设计,和设计团队的审美高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极简的车机UI
提及车机UI,大家最关心的其实是两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操作是否足够简单、方便且直观:好的UI设计,能够让车主实现零思考的直觉式操作。
因此,飞凡RISING OS提供了类似于手机的拟态化卡片设计。一方面视觉效果会像叠加起来的几块玻璃一样,让打开的应用“浮于”虚化的桌面背景上,看起来更加高级美观;另一方面,在降低色彩饱和度、对标签进行圆滑设计之后视觉效果会更加柔和,能够让车主在行驶过程中轻松安全地获取车辆信息。此外,卡片式的设计也更加直观,符合手机的操作风格也让绝大多数人能迅速上手,减少使用成本。
而飞凡RISING OS的主界面也和手机类似,主要分成了5个部分。最上面的状态栏可以显示蓝牙、WiFi、5G、时间和用户的登录信息,中间则是拟态化卡片(APP),状态栏往下滑可以显示控制中心,底部则是快速启动栏。各项功能基本都可以通过1-2个操作来进行,符合对于操作方便的定义。
而最后一个部分,则是右划之后的“ Widget Box”自定义组件布局。它类似于苹果iOS的小组件功能,在中控屏左侧提供了一个悬浮菜单。而其中无论是导航、音乐、能量管理、甚至是微信小程序等各项功能都可以随心拖拽替换,车主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而值得给出好评的一点是,车主只需要按住空调的温度和风量图标进行左右滑动,就能够很便捷地调整车辆空调,避免了很多车机需要先点按空调按钮进入二级菜单才能继续调节的尴尬,操作起来更加安全、也更加方便。但相比之下,还是没有传统的物理旋钮来得更加方便。只不过受限于整车的科幻内饰设计风格,旋钮并没有出现在中控屏下方,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妥协。
3、写在最后
在这个科技革命渗透进汽车行业的时代,车辆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智能。而车企自研车机OS,也成了大势所趋。但愿不愿意为车主真正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打磨一款好用的车机OS,其实是检验一家车企是否重视车主的标准之一。而飞凡推出RISING OS,也让车主们看到了飞凡汽车在创新上的决心和能力。下一步,就看R7交付之后能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进一步提升销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