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AR是不是在下一盘大棋?答案在去年7月就已经显现出端倪。彼时,大家纷纷猜测新故事的剧情。果不其然,今年4月预想中的序幕就拉开了。
造皮卡其实不新鲜,隔壁长城炮早已经在终端市场火了许久。硬要帮RADAR找出个卖点的话,“高端”两个字就能概括。
![]()
看得出来,RADAR身上承载了不少期望,光是那句“全新多元的户外生活方式”的噱头就足够让人抱有期待。至于是不是打嘴炮?现在还很难下定论,虽然有前辈“远程FX”的失败案例在前,但总不能一杆子打死对吧,明面上你还是能感受到:RADAR这回是真心希望打破皮卡传统定义的。
把视角延伸到首作RD6身上,有人说它是匆忙拼凑的产品,这一点我们并不同意,创新自然是有的,比如加装后尾箱、加长轴距以及4个"三插"、2个"两插"。不过,大家Diss壳子是豪越的,这一点我们无法辩驳,敷不敷衍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唯一确定的是,这样关联起来看,新车多少显得不那么惊艳了。
![]()
当然了,按照官方的说法,RADAR的专注点在于喜好露营、自驾游的年轻用户,这样理解下来似乎直接用豪越的壳子也没什么不行,反正功能性到位就够了。可还有一个问题,RD6的底盘并不高,我们猜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后排空间吧,但后车斗同样不大,这就压缩了装载量。
所以,目前的尴尬点在于,你要把R6看作乘用车吧,舒适性和功能性未必能把控,还要考虑皮卡政策;要看作工具车吧,RADAR不允许,RD6大概产品力也不够。
![]()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到最后大家只会觉得:我买这车到底要拿来干嘛?露营摆拍,嫌弃;买菜运货,不实际;上下班代步,没几个人愿意。
所以大胆猜测一下,RD6的结局会不会是“成为炮灰”?要知道中高端皮卡向来在国内就没什么市场,隔壁长城炮能卖爆,除了因为人家叫长城炮,也因为人家走的是亲民路线。看起来,眼下RD6比较能打的点,只有正统的纯电制造体系了,至少跟长城炮EV、郑州日产锐骐EV、江铃域虎EV比起来是如此。
![]()
理论上,RADAR大概是想复制Rivian的故事,当第二个“特斯拉杀手”。但是我们分析一下,Rivian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因为它在美国,那里具备了皮卡需要的一切成熟的硬性和软性条件。但是RADAR是国产,摆在眼前的是另一种故事主线。
现在的对手确实找不出几个,但好像也不意味着“少而精”就一定能胜出,毕竟国内消费者可是很务实的,对于“高端”这两个字的理解,供需双方未必就一致。破题的关键,可能也正在于RADAR对“高端”的定义和把控。
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RADAR想要效仿的是当年苹果推出Apple Watch,通过制造需求来营造一种消费习惯。先不说可行性有多少,单是已有的现实问题就够RADAR脑壳疼的。皮卡在国内终归是一个冷门车型,政策不完善、文化缺失、世俗看法等,每一项都是阻力。换句话来说,你随便问个路人,TA都很难回答你:“皮卡除了用来装货,还能用来干嘛”。虽然,长城炮已经进一步打开了局面,但想要把皮卡从“搬砖”场景转入日常生活,也许现在还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
所以,想要用场景化的叙事来形成品牌传播,只能说想法很“美好”。至于RADAR准备花多大力气来亲自完成市场教育,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首购/换购用户几乎不会考虑,增购倒还有可能。
顺便引申一点,RADAR之所以走电动化皮卡的路子,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假设跟随传统,那么偏僻势必要研发出更大排量的内燃机(至少3.0L)个更适合皮卡车型的底盘结构,这种大投入、小产出的事情,对目前急于向上突围的RADAR来说显然不是个好生意。另外,也不符合时代发展。于是乎,电动化倒成了趋势下最合理的一种选项。
![]()
写于最后:
我们查了下去年皮卡市场的数据,发现全年累计销量还不到60万台,这个数字和乘用车市场的规模相比,简直能忽略不计。诚然,皮卡算得上是一门准蓝海生意,但这点微乎其微的效益对RADAR来说,是不是值得用“高端电动皮卡”的面貌来投入,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