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除了老一派的合资选手,众多自主品牌也加入了乱战的战场。自主品牌顶着“将取代合资品牌的头衔”一时之间似乎颇有赶英超美的赶脚。

大跃进的历史我们都有所了解,光喊口号但不作为肯定是行不通的。纵观这些年的自主品牌发展史,从最初的逆向开发到收购借鉴合资品牌技术甚至直接买断生产线的造车的做法。到如今自主研发能与合资品牌平起平坐,拼拼设计,聊聊质感,说明自主品牌已经走出了靠模仿借鉴才能生存的怪圈。

加价不再是合资品牌的独有权利
当年高尔夫、途观加价提车的情景历历在目,起步价13万的家用车高尔夫竟要加价两万才能提车,看着真不是滋味。再反观现在国产车,大家先入为主的印象都是只卖3万元的QQ或是开起来像拖拉机一样的自由舰。而现今再聊国产车,更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传祺GS4、荣威RX5甚至是18、20万的高端自主车型。

这足矣说明了自主品牌也在渐渐得向中高端市场进军。放在以前,手握18万的购车预算若想购买一款合资德系车的优势
高速的发展就说自主品牌如今拥有了叫板合资品牌的实力,未免过于武断。相比起德系动力系统的高效,自主品牌要努力的地方还有不少。举个例子,大众的1.4T作为小排量涡轮的鼻祖,它开起来真有让你怀疑人生的冲动,你很难相信一辆排量仅有1.4L、马力仅有131ps的发动机竟能给你如此优秀的加速感受。

哪怕与现今很多1.8T甚至是2.0T自主品牌动力系统的感受要更好,这里所指的动力感受不仅仅只是加速度,更多的是加速的平顺性。我诚然如今很多自主品牌能将发动机马力调得很高,看似很运动但实质的加速感受并不理想。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的思想非常的封闭,准确的说是固执。但这事放在汽车上却成为了一种无形的优势,只要是它们认为正确的就会义无反顾去坚持到底,就拿丰田来说,他不执著于运动也不在乎什么驾驶感觉,大量的耐久性测试使它旗下的车型成为全球最耐用的车,哪怕开上20万公里也一点毛病没有,这点自主品牌在其面前还是望尘莫及的。

同样固执得还有另一个日系品牌——马自达。在全面涡轮化的今天,依然坚持自然吸气不动摇的我想也只有它了,没有混合动力也没有小排量涡轮,仅凭名为创驰蓝天的组合即可用低成本解决一切的问题,不得不令人佩服。这需要大量的技术沉淀以及对汽车文化的执着才能造出这样一台令所有媒体都为之称赞的车辆。
回到文章开头问题,德、日、中怎么选
还是那句话,没有哪台车是最好的,只有哪台最适合。如果预算18万,希望购买一款空间宽敞,并且配置高,作为家庭第一台用车,那我会推荐你购买传祺GS8,宽敞的空间以及实用性绝对会让你的家人满意。

倘若是购买第二台车,希望车辆具有一定的操控乐趣,有质感并且高效率。那选择一台德系车无疑更具性价比,但为了出色的质感你必须付出更多心思。要知道按键键程和回弹反应、旋钮的段落感、“咔哒咔哒”的棘轮声,就像机械键盘一样这些都是牺牲耐用性烧出来的。

而对于不爱折腾,对于新事物不大感冒的网友,选择一款开不烂的日系车无疑最为适合,你不用担心它什么时候会把你丢在路上,也不必担心某天忘了保养里程导致它有小脾气。它就像你的闺蜜,时刻在你身边但你却永远不会对它产生任何爱慕的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