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也好,汽车市场也罢,关于“新老对决”的戏码,似乎总是最博人眼球的,究其原因,我们深知优胜劣汰才是世间恒古不变的真理,并希冀通过这种对决发现新的旷世奇才,或是新的购车选择,也好给心底“长江后浪推前浪,谁将死在沙滩上”的疑惑一个交代。
北汽魔方和长安UNI-T的这组对决,便是因此被我们推向擂台中央的:从两者的车型定位和目标群体来看,它们注定免不了一战,也正是如此,倒不如来个痛快,趁北汽魔方正处话题焦点的当下直接将对决安排上,看看北汽魔方的攻,和长安UNI-T的守,孰强孰弱。
中国汽车品牌的下一个突破口是什么?如果我是答题人,我会给出的答案是:动力系统,这是多数中国汽车品牌的致命弱点,而根据“木桶定律”,劣势就是决定生死的关键——中国汽车品牌想要达到更高的水平,就必须在动力系统上实现自我突破。好在,晓得国货当自强的中国汽车品牌还是有的,北汽和长安就是其二,而今天的对决双方——魔方和UNI-T,正是它们在动力领域实现突破的集中体现。
先来说说长安UNI-T,它所搭载的蓝鲸 NE 1.5T发动机凭借“劲、静、净”这三大亮点,在行内早已久负盛名,算得上是中国汽车品牌的王牌动力之一,长安汽车的一大“杀手锏”。只是,如果看完我对北汽魔方魔核 1.5T发动机的“解剖”后,你可能会和我一样,认为长安蓝鲸不过是抛砖引玉的“砖”,而北汽魔核是“玉”。
此话怎讲?正如我们前面所言,蓝鲸 NE 1.5T发动机之所以能名声大噪,“劲、静、净”(分别对应性能、静音和效率)这三大杀招功不可没,但有意思的是,它似乎已经被北汽魔方所搭载的魔核 1.5T发动机“狙击”着——劲、静、净这三大杀招,魔核1.5T发动机同样有习得,且更为精湛,而更致命的是,这只是它“武器库”的3/8,用对手的方式把对手击败,魔核1.5T发动机简直杀人诛心。
先来说说性能,从账面数据看,魔核1.5T的最大功率为138 kW、最大扭矩为305 N·m,而蓝鲸 NE 1.5T的最大功率为132 kW、最大扭矩为300 N·m,对比之下,魔核1.5T的动力性能是要略胜一筹的。
再来说说静音,按照长安的说法,长安蓝鲸具备十余项降噪技术,如此重视程度,显然长安是有意识到“汽车降噪要从发动机开始”这件事的,只是,如果对比北汽魔核,你会感慨:长安蓝鲸在静音层面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因为北汽魔核倾注了双倍的努力——其具备21项发动机降噪黑科技,可以说,为了NVH,它是“不择手段”的。
为了做到极致的降噪,魔核1.5T在发动机构造上下了不少功夫:其一,采用双质量飞轮,这种设计相比单飞轮拥有更好的抗振性能(提升约70%),在两个飞轮中间加进阻尼弹簧,这样一来发动机运转时的大部分振动都能被弹簧吸收,不仅能够提升整车NVH,还能减少传动系统输入轴的不平衡问题,减轻传统系统的负荷,一举两得。
其二,采用铝合金材质油底壳,在等质量情况下,其相比钢制油底壳可以做得更厚,能防止声音扩散。值得一提的是,其油底壳整体还采用了阶梯状设计,这种设计可以有效抑制内部导声,达到更佳的吸音效果,与此同时,外部加强筋的设计也能有效防止共振产生,使得表面平均共振减少0.8%,同样是一举两得的设计。
其三,优化高压油轨,外部采用缓冲材料包裹,同时对机油压力控制以及发电机负载控制进行优化,有效降低噪音,值得一提的是,北汽魔方全车的密封条以及垫片等还采用了加厚处理。
在发动机静音方面,北汽魔方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而在发动机效率方面,魔核1.5T同样如此,为了刷新汽车能效新高度,其采用了Miller循环技术、Masking技术、350Bar高压燃油喷射系统以及16项减摩等多项黑科技,所谓“技多不压身”,魔核1.5T是典型案例之一,在下文中我们就来一一解析这些技术,看看都有哪些过人之处。
Miller循环技术,即我们常说的米勒循环,是目前主流自主品牌所热衷的发动机工作模式。魔核1.5T发动机的具体做法是在进气阶段提前关闭进气门,也就是说在进气阶段活塞还未运行至下止点时,进气门就已关闭,因此,进气行程也就截止到进气门关闭时活塞所处的位置,这样一来,下个阶段的压缩行程也是从进气门关闭时活塞所处的位置(略高于下止点)到上止点,但由于做工行程是从上止点到下止点的完整过程,并且燃烧转换出来的为有效功,也就实现了膨胀比大于压缩比,燃烧效率也就高了,魔核1.5T整机热效率为39.2%。
Masking技术,一种扰动发动机进、排气气流,改变发动机燃烧室内气流的流动情况,从而改变发动机燃烧性能的缸盖设计技术。魔核1.5T发动机采用了进气口Masking的设计,使之与进气歧管形成一定的弧度,这样一来,进气门靠外侧的开启缝隙就小于内侧,从而让空气尽可能多的从进气门内侧进入气缸,配合采用收喉口设计的进气道,魔核1.5T发动机的滚流相比上一代发动机提升113%,这是一项相当夸张的数据,这也佐证了前面我们所说的“不择手段”。
至于350Bar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目前宝马M、本田地球梦以及大众全新1.5T都有它的身影,而魔核1.5T引进了这项技术,其配备有最低8微米的超低SMD,能够让燃油得到更好的雾化,配合Masking技术带来的出色滚流,魔方在燃烧效率这一块压制着UNI-T。
劲、静、净,UNI-T动力系统的三大优势,但与魔方对比一番后,你会发现,前者被后者“搞针对”了——性能、静音和效率三方面,魔方的表现确实是要优于UNI-T的,而更致命的是,魔方的“武器库”还不止于此,在响应、减摩、节能、能效以及极限这五方面,魔方的表现同样是要优于UNI-T的,但考虑到文章篇幅,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展开,就挑VGT增压器技术这一项和大家分享一下。
何为VGT增压器技术?这项技术我们常常可以在超跑上看到,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提升发动机的瞬间动态响应能力,据北汽官方数据显示,这项技术让北汽魔方的动力响应速度相比传统涡轮可以提升43%,而其奥义就在于能够有效减轻涡轮迟滞的现象,这是VGT技术相比于WGT技术(蓝鲸动力所采用的技术)的过人之处。
用对手的方式击败对手,这是北汽魔方“杀人诛心”的地方所在,而深入了解这款车以后,你会发现,这句话不单单体现在动力方面,设计、配置以及等方面同样如此,长安UNI-T依旧难逃“猎杀”。
设计方面,还是先来说说UNI-T,有一说一,现如今长安会打算将UNI系列独立开来,UNI-T功不可没,其极具未来感的设计风格圈粉良多,也为后续的UNI系列车型奠定了设计风格,论吸睛程度,它无可争辩。而作为同台竞技的对手,魔方和UNI-T在设计方面其实是有不少相似点的——同样聚焦营造“未来感”,同样痴迷运用“无边界”,同样追求顺畅的线条等等。
不过,如果非让我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会更偏向于魔方,理由是:魔方展现出了更多关于时下和未来流行设计元素的思考,例如贯穿式尾灯和奥迪e-tron同款电子外后视镜等,设计要有惊艳感,这种与时俱进和勇于尝新的态度很重要。
配置方面,UNI-T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但似乎少了些新意——双联屏、红外摄像头、广角相机等等,目前自主品牌主流的玩法,你都可以在它身上找到,但除此以外,它别无亮点。反观魔方,它倒是玩出了一些新花样,例如前面介绍的奥迪e-tron同款电子外后视镜、奔驰S级同款60英寸AR-HUD、宝马X5同款循迹倒车技术等等,很难想想一款国产车会是BBA配置的集大成者,这一点有相当的诱惑。
值得一提的是,在时下消费者极其关注的车机系统方面,魔方也倾注了相当的精力,其将配备华为的鸿蒙系统,可将海量生态“一网打尽”——先期实装APP共20+,但可通过后期生态开放,实现100+APP的海量应用商城,据悉,这将是同级唯一。
安全方面,北汽魔方在主动、被动安全方面均下足功夫,包括采用更宽更厚的双横梁堡垒车身、配备同级首搭移动人/物防碰撞功能、同级领先24小时E-CALL救援提醒等等,这当中“首搭”、“领先”的字眼,我想无需多言,你也能感受出魔方和UNI-T的差距了吧!
写在最后
显而易见,这是一场攻守失衡的新老对决,不论动力系统、造型设计,还是配置功能、安全性能,北汽魔方都俨然一副“用UNI-T的方式击败UNI-T”的态势,也就是说北汽魔方的攻要猛于长安UNI-T的守,最终当然是北汽魔方获胜。也恰恰是北汽魔方在这场对决中所展现出的“天赋”,让我对它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