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线豪华品牌被奔驰、宝马、奥迪(简称BBA)牢牢占据二十来年,简直就成了豪华车的代名词,开宝马,坐奔驰,官车看奥迪,已是路人皆知。
其实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制衡,各有特色,才形成现有的鲜明局面,宝马讲究操控性,奔驰注重奢华,而奥迪则是相对均衡同时突出科技感,不过,品牌力略输前面二位。
![]()
如果说到具体车型的,三家也是对比满满,譬如入门级家轿,奔驰A级、宝马1系、奥迪A3;C级轿车,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L;中大型SUV,奔驰GLE、宝马X5、奥迪Q5。此外还有性能级车型。
比比皆是。做了多年的对手,其实彼此都很了解了,三个品牌都可说很成功,在市场端的敏锐嗅觉,其实对于车型建设和销售都具有功不可没的效果。譬如说,当下汽车市场出现深刻变革,新能源一呼百应,尤其是在国内,政策方面给予极大而坚定的支持,所有车企必须进入新能源汽车研发销售流程。
这既是机遇的出现,也是挑战的前兆。对于大风口的诞生,也涌现出了很多明星车企,譬如,被公认为国际新能源领头羊特斯拉;国内新能源领军者比亚迪。
![]()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BBA在新能源上的布局也渐渐显露端倪。基于前期的布局,奥迪打造了e-tron纯电动系列,奔驰也建立了EQ纯电动系列,宝马自不敢落后,继i3、i8之后,也发布了i NEXT纯电动系列。
三者皆是基于专业电气化平台造车,敬业程度令人钦佩。很多人乐于进行对比,说特斯拉在纯电动汽车领域钻研多年,而且成名已久,BBA现如今在入局,竞争力上会不会打折扣。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多角度思考,甚至是反过来想,特斯拉存在哪些短板?显而易见的是,特斯拉没有燃油车基础,美其名曰是专注于新能源,说不好听的话,就是走了独木桥。
![]()
虽然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来看,其实内燃机仍然是主流,甚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汽车最重要的动力形式。BBA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所以,以燃油车为基础,逐步转型新能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混动车型,其实也被BBA们所看好。
2019年3月5号,日内瓦国际车展开幕,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车展,这届最大的亮点就是,新能源车型显著增多,而且大出风头。对于BBA中的奥迪,也带来了众多重磅车型,奥迪A6L混动就是其中较为闪亮的一款。
![]()
外观上依旧是奥迪风,而近些年来的改观,则是愈加年轻化,摆脱了一些官车的平庸,对于奥迪来说,难能可贵,而由此也赢得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六边形大嘴,线条平直的大灯造型,下方两侧仿进气口设计,在追求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动感和年轻,还有不变的精致,让奥迪A6L更加出众。而上图的主角,其实就是一汽奥迪国产的A6L 55 TFSI e quattro。
![]()
内饰则与燃油版保持高度一致,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操控区域亦是换成了触控式,使得整车物理按键少之又少,科技范儿十足。取消对称式中控设计,对于奥迪来说,也是很大的突破。
动力方面,A6L新能源采用的是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永磁同步电机,电池组容量为14.1kWh,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为50公里,刚好踩着政策线。
而宝马方面,早就在国内上市了5系新能源,销量其实不温不火。
![]()
而奔驰方面,关于中大型轿车的新能源暂未有相关车型诞生。笔者倒是觉得,目前来看的话,这个细分领域并不是很吃香,原因或许是消费者不太信任所谓新能源,亦或者说,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
比如,双限的城市越来越多,当新能源车型成为一种不得不走的路(燃油车一牌难求,新能源则可以直接上牌),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转入到新能源车型的购买,而对纯电动续航里程和电池易损耗的焦虑,则让PHEV(插电混动)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这也即印证了笔者前文说到的,内燃机在短期内,仍然会是市场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