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和大家分享了二手五菱神车进藏也没压力,甚至比那些几十万的高档吉姆尼陪我出行,出发前我为它做了能应付高原冰雪行车的准备,可以作为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TIPS:
带上一套防滑链,特别是非四轮驱动的汽车,没有防滑链在翻越雪山时寸步难行。即使是冷却液和高速公路,只需跟着导航走便可。沉闷的高速公路也非一无是处,可以让我快速地通过那些无聊的必经之路。在进入藏区前唯一的乐趣也许就是找寻各地的美食。在乐山寻得一家叫“跷脚牛肉”的牛肉店,十元出头一份牛肉让人吃得的心花怒放,一连吃了几顿都不觉腻。在乐山补充了大量物料后直奔<a href="search://type%3D0%26words%3D%E6%96%B0%E9%83%BD%E6%A1%A5" style="color:#3d5699"">新都桥,海拔直线上升3000米,反正我没有高原反应不怕。


新都桥是个好地方,被称为“摄影家的天堂”。春夏两季繁花似锦,好照片随手可得,即使手机拍出来的照片也像WINDOWS桌面那般效果。秋冬两季则换上了另一个模样,漫山遍野枯黄的野草让人生出萧瑟之感,但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美。


由于新都桥的海拔较高,同行的朋友高原反应严重,吃不下,睡不着,一早起来无精打采。为了让他振奋一下精神,我提议开车到路边的草地里转转,看看冬季的野花和牛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虽然有点缺氧,总比呆车里好。其实高原反应也是进藏的体验之一,挺过去了就是英雄,只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就好。


冻了一晚的河流里冰块尚未完全融化,吉姆尼却迫不及待地想下去游个泳。旅行时选择一辆越野车还是非常爽的,它可以带你到轿车去不了的地方,可以释放你骨子里狂野的天性,做一回野人确实感觉很好。只是我忘了为吉姆尼的分动箱、前后桥通气孔做防水措施,导致后来回到广州才发现入水导致润滑油失效。还好吉姆尼结构简单抗造,清洁换油后又恢复如初,万幸啊。

告别新都桥,继续往藏区腹地进发。当年新都桥至雅江的路很烂,今时今日隧道已经开通,天堑变通途,进藏之路不再危险,轿车也能轻松通过。然而对于热爱挑战的朋友来说,这似乎不是个好消息。这也是我当时迫不及待要大冬天开车进藏的理由之一,有些路、有些体验是永远回不来的。

从新都桥到雅江,直到理塘之前的道路都是这个“破落”样,然而这也是川藏线固有的模样。前后硬轴的吉姆尼跑这种颠簸路面简直就是遭罪,绝对不比五菱神车舒服。朋友在副驾驶座上被颠得七荤八素,高原反应更甚。

到达理塘已经是下午6点,由于下一站巴塘尚有近200公里,只能留宿这个著名的“世界高城”。理塘城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高城,一般来说不建议大家在此住宿,特别是有高原反应的朋友。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高原反应严重的朋友偏得接受更加严峻的考验,据他后来说,在理塘几乎整晚没睡。我只能再次安慰他,高原反应也是进藏体验的一部分,哈哈。


淡季的G318十分萧条,许多饭店在夜幕降临之际就打烊,特别是理塘这种本就人烟稀少的城镇。在找不到吃食的情况下,唯有自己下厨了。此行我准备了便携的卡式燃气炉和高压锅。一顿简单却可口的腊味饭很快就出炉了。出门在外,有什么比起吃到家乡菜的感觉更好呢?

高原做饭TIPS:
燃气炉也会有高原反应,表现为靠自身的压电打火打点不着火。解决方法为在当地商店买一个高原专用的打火机来点火。另外藏区林木繁多,郊外用火一定要注意安全。
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远低于100摄氏度。自己做饭必须使用高压锅,不到100摄氏度的水做出来的米饭可是夹生的哦。

4000多米的海拔让心脏负荷增加了许多,夜晚睡觉时跳的砰砰响。吃过早餐后马上离开理塘,朋友的小心脏已经快顶不住了。出了理塘道路状况立马变得无比美好——新修的沥青路一眼望不到边际,垭口边上的雪山蔚为壮观,让人心情大好。不多时变见到了著名的姊妹双湖,记得上回和大家介绍过。在严寒下湖面已经完全冻住,似乎鲜有人见到这个状态下的双湖吧。


318国道巴塘段的两个隧道传说中经常有拦路打劫的坏人,只是我并未遇到,可能淡季强盗都躲家里烤火去了。过了“强盗”隧道,金沙江大桥就在眼前,这里是四川和西藏的分界,过了桥的那头就是西藏境内了,路牌两旁被进藏的朋友们提上各种精彩的语录。

从广州出门,来到西藏的大门口,吉姆尼一直表现良好,由于路况良好,四驱系统一直处于赋闲状态。当时我和大家一样着急,这点难度不白瞎了吉姆尼强劲的越野性能吗?只是好戏在后头,等过了金沙江大桥再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