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下行叠加疫情影响,4月车市遭遇“腰斩”,救救车市,似乎已经刻不容缓。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促进消费方面,将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沉寂的汽车行业,被注入一剂强心针,连日来多家车企股价走强。
至于这600亿元怎么“花”,目前细则还没出台,但在购置税红包官宣后,多地也持续加码购车补贴、放宽限购等政策,车市能否触底反弹,年中的市场表现尤为关键。
600亿效果可期
600亿元的购置税“大礼包”,毫无疑问惠及的将是大批燃油车,但目前相关部门仍未公布这600亿元的使用细则。
但如果参照以往的购置税优惠政策,真金白银的补贴,对市场的拉动异常明显。
2009年1月20日开始至年底,排量在1.6L及以下的小客车,可以享受5%的购置税优惠,这一政策在2010年进一步把优惠比例提高到7.5%。2015年10月起,针对排量1.6L及以下汽车5%的购置税优惠再度实施,后来这一比例也提升至7.5%。
得到的好处是,2009年以及2016年全国汽车销量都得到可观增长,分别突破1000万和2500万辆大关,但直到2021年,全国汽车销量也“仅有”2627万辆,对比2015年,提升并不多。
![]()
对于购买燃油车的消费者而言,购置税减少,比其他任何优惠政策都要“看得见”“摸得着”,平安证券研报的分析认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或针对2022年内购买的燃油车,600亿元相当于2021年我国车辆购置税的17%。
研报举例,一台售价10万元的燃油车购置税为8850元,若全部免征,600亿元可惠及678万台燃油乘用车,约为2021年度燃油车规模的38%;若实施购置税减半政策,则单车减税4425元,可惠及1356万台燃油乘用车,约为2021年燃油车规模的75%。
研报还认为,燃油车依然是汽车业最大的基本盘,2021年我国燃油乘用车(含传统混动车)约1800万台,为当期新能源车规模的五倍多。对大部分汽车企业而言,新能源车业务不盈利,既要抢占新能源车份额,又面临燃油车持续低迷,这给整车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盈利压力。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燃油车销量同比下滑18%,尽管5月数据还没出路,但下跌仍旧是大概率事件。
多地加码政策出炉,深圳刺激燃油车消费
为了刺激地方汽车消费,多个城市也在重锤出击。
5月26日,深圳发布《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支持政策伸向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力度之大实属罕见。就连以往限购政策较紧的燃油车,也得到极大松绑。
支持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方面,对新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汽车并在深圳市内上牌的个人消费者,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
![]()
增加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投放方面,新增投放2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通过专项摇号活动,面向仍在摇号且已参加60期以上(含60期)的“未中签”申请人进行配置,中签者须购置符合条件的燃油车或新能源汽车。
同时,深圳还将放宽混合动力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允许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购买符合条件的混合动力小汽车,并申请上牌指标。
考虑到本周末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就要在深圳举办,这波政策毫无疑问将促进当地汽车消费。
其他地区方面,湖北、山东、江西、浙江、吉林等地都公布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部分省份的补贴力度在几千万元级别。
近期,相比电动车受原材料“蹭蹭蹭”地涨价,燃油车的终端优惠力度却十分大,以奔驰C为例,目前广州地区优惠力度约在7万元,GLCL的优惠力度也在7万元上下。包括丰田、本田、宝马等,终端价格同样较之前明显松动。
车企们同样在近期开始发布新车,尤其是自主品牌推出大量混动车型,继续抢夺份额,对消费者来说,现在也不失为购车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