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编辑:
![]()
写在前面:
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
进入正文:
5月20日,比亚迪发布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及首款搭载了CTB技术的e平台3.0车型——海豹。预售价格为21.28万元-28.98万元,入门款与汉 DM-i & EV 入门车型重合,28万出头的顶配也与汉 DM-i & EV 顶配车型重合。
官方宣传:比亚迪海豹是全球首款搭载CTB技术的量产车,同时也是首款搭载iTAC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挂的车型。
![]()
对比车型本身,比亚迪当天发布的CTB才是让同行为之一震的产品之一。
![]()
作为参考,在此之前的电池包,整体结构是由电芯先组成模组,然后模组再组成电池包的,由于技术的限制,往往会冗余大量的结构件,而电芯只占约一半的空间。往好处想,这和易碎物品外包裹的泡沫缓冲材料一样,可以更好的保证电池包的安全。
坏处是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在实际使用上,为了避免造成不好的乘坐体验,好好的一个“轿跑”,看起来就很SUV,虽然也可以用跨界车这一理念去化解轮廓的不适感,但..就不大美啊。
![]()
而比亚迪的CTB的做法就是将白车身的下底板用电池包的上盖板代替,不仅仅在视觉上让轿跑车内空间硕大的前提下,线条又合乎“常理”,提升了车系的视觉美感——作为参考,海豹造型低趴,风阻低至0.219。
![]()
重点是..更安全了:搭载CTB技术的e平台3.0车型,正碰结构安全提升50%,侧碰结构安全提升45%。CTB刀片电池包的结构强度能够顺利通过50吨重卡碾压的极端测试。
作为参考,海豹的整车抗扭刚度达到了40000N·m/°,福特 Mach-E 是31000N·m/°。(CTB技术拓宽了海豹的操控极限)
![]()
但凡是了解海豹产品力的朋友都知道,比亚迪的这款产品对标的不是别人,正是特斯拉Model 3本3。
重点是这一次还真的是方方面面均能匹敌,并不是营销蹭热度。
海豹的长宽高分别是4800/1875/1460 mm,轴距为2920 mm,在尺寸上比特斯拉 Model 3 长了106mm,轴距长了45mm(与汉车型相同)——视觉部分大了一小小圈。属于非常典型的B级运动轿车。
![]()
外观确实是与以往的轿车拉开了差距——变得好看了,没有那么闷,但或许是新能源车型目前的设计还是相对局限,轮廓部分还是不可避免的有种似有略无的熟悉感(我这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但是能关注这车的,保守估计10个中应该有9人并不在乎所谓的设计。
大家最好奇的还是CTB的实战效果。
![]()
CTB的让海豹的电池容量变得相当的高,海豹标准续航的车型电池容量61.4kWh,工况续航550km;长续航和性能版车型电池容量 82.5 kW,续航分别是700km 和650km。
82.5 kW这什么概念?
且不论特斯拉,比海豹还长的小鹏P7超长续航版本的电池容量是才81.9 kWh。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比亚迪做到了在更小的空间里,放下了更大更安全的电池。(比亚迪是磷酸铁锂的)
与此同时,比亚迪在车辆性能设置上,也下足了功夫。
![]()
海豹四驱版车型的百公里加速达到了 3.8 秒,长续航后驱版车型也做到 5.9 秒;标续车型后电机 150 kW,百公里加速 7.5 秒。
长续航后驱后电机功率达到了 230 kW,而且是一个永磁同步电机,百公里加速做到了 5.9 秒。
性能版车型在后驱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颗 160 kW 的前电机,总功率 390 kW,前交流异步,后永磁同步,同时搭配了 SiC Mosfet。
重点是,该车30分钟电量就可以达到从30%充到80%,充电15分钟续航可超过300公里;并且完全兼容当前的所有公共充电桩!
划重点:可以完全兼容当前的所有公共充电桩。
![]()
与此同时,海豹还是比亚迪首款搭载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悬架的车型。
麋鹿测试通过车速83.5km/h,单移线测试通过车速133km/h,最大横向稳定加速度1.05g。通过性和遇到颠婆路段平稳性也得到了提升,显著提升了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舒适性。
新车还做到了全系标配主动进气格栅AGS,使用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15.6英寸的自适应旋转悬浮Pad屏,配丹拿音响....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问题来了,预售价已经在21.28万元起了(与汉有重叠),你们说它最终的定价,会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