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特斯拉官宣为了削减运营开支,将在“未来几个月”关闭大部分门店,并解雇一些零售员工。在施行关闭门店转线上销售、解雇员工并将所有销售转移到网上之后,再加上其他持续的成本效益,特斯拉能够将所有车辆的价格平均降低约6%。
随之而来的是特斯拉对全系产品进行大幅价格调整,Model3降价区间为2.6万元-4.4万元,ModelS降价区间为1.13万元-27.75万元,ModelX降价区间为17.45万元-34.11万元。乍一看最高34.11万元的降幅尤为吸引人,但是罗列成表会发现除ModelX系列之外,其他产品降价幅度并非十分之高,甚至Model3部分车型的价格调整简直不疼不痒。但重点不是产品优惠后的价格,而是降价本身。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特斯拉降价并非要在短期取得如何卓越的销售数据,而是把电动车平民化的理念昭告天下,同时降价也是打开中国市场的必经之路。
今年1月份,全球电动车注册量同比暴涨83%至153695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1.9%;其中纯电动车(BEV)销量同比增速更是达到143%,占据了全球新能源市场72%的份额。就车型来看,销量Top20 榜单中有9款车型都是新面孔,比亚迪元EV在1月份却以10093辆的销量成绩跃居首位,宝骏E100摘得第二名,共售出8312辆。此外榜单中有13款车型均是中国电动车,其中6款(比亚迪元EV、宝骏E100、比亚迪唐PHEV、吉利帝豪GSEEV、长安EuloveEV以及长城欧拉iQ5 EV)上月销量更是实现创纪录。
另外根据知名机构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成熟度指数报告》,中国的电动车市场份额已跃居全球第四,中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数量也位居全球第四,位列荷兰、挪威和韩国之后。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模翻倍,从每百公里2.5座充电站增至5.7座。由于市场规模巨大和5G等新技术的推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之一。
毫无疑问,马斯克已经瞄准了中国市场。去年10月17日,特斯拉以9.73亿元,竞得临港重装备产业区一块约864885平方米(合计1297.32亩)的工业用地,超级工厂由此正式落户上海。今年1月,该工厂建设正式开工,将于今年年底开始Model3的生产,按照规划,两到三年后年产量将达到50 万辆纯电动整车。
目前有消息显示,特斯拉正向中资银行申请约20亿美元(约13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用于在上海建设其庞大的电池和汽车工厂。银行对特斯拉的第一阶段融资利率可能为3.9%,低于中国人民银行4.35%的基准贷款利率。毫无疑问,这是为特斯拉进驻中国建厂开了绿灯。其实这无可厚非,特斯拉落地中国的过程中,诸多地方政府都在抢夺这一明星企业,并提供了诸多超乎想象的政策优惠。
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上海超级工厂将为大中华区生产入门款Model3、ModelY,而其他所有ModelS和ModelX、以及高配款Model3、ModelY仍将由美国工厂负责生产。在实现国产之后,特斯拉在中国没有了关税和运输成本,按照汇率来算,一辆Model3卖出25万左右的价格已然成为了可能。对于特斯拉和中国国内的电动车制造企业而言,这都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降维打击,一次直接针对价格维度实行的降维打击!
面对特斯拉对国内电动车市场的冲击,行业大佬纷纷站出表态,其中汽车之家前总裁李想通过网络发表的观点为国内电动车企业敲响了警钟。
“各位汽车行业的前辈和大哥们,特斯拉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按照目前的汇率,国产Model3铁定直接卖到25-27万起(补贴前售价),咱们就别再搞这些丢人(60km/h等速续航)的宣传手段自嗨了。”
这段话在大佬眼里是警钟,在百姓眼里却是不折不扣的知识点:其一国内大部分的纯电汽车续航里程存在虚假标高现象;其二特斯拉是具备实力的车企,否则不会冲击这么大引得大佬喊话;其三国内滥竽充数的电动车企靠补贴混日子的车企没几天活头了;其四媒体之前对于电动车的言论不够专业,公信力并不足!
那么特斯拉具备什么样的实力?细数一下,特斯拉上市8年来,仅有4个季度实现盈利。虽然去年三四季度特斯拉首次实现了连续盈利,但2018年总亏损仍高达10.18亿美元。不过这不是重点,马斯克并不是个只有花花肠子的花花公子,也不是一个只懂得挥金探索宇宙的异端。
从发布家用电池Powerwall到二代Powerwall,再到收购Solarcity太阳能公司,特斯拉商业上的动作、精力及资源,已经开始转到能源体系的建设中去。毫无疑问马斯克明白电池=续航里程=电动车核心竞争力,此次降价+上海建厂是有备而来。
在传统内燃机时代国人选车逻辑是实用性+品牌溢价相结合,但来到了电动车时代,品牌溢价则会站在主导地位。如果特斯拉国产价格真的在25万左右,那么初次购车的一线城市进步青年是无法抵御这种品牌溢价所带来的诱惑力,这也是大佬口中“特斯拉打到家门口”的实质性表现,毕竟具备科技感的洋牌子在国内市场,品牌溢价等同于群众基础。
而此时此刻国内的电动车市场业态如何呢?以人们最关心的续航里程为例,目前国内外车企公布的NEDC纯电续航成绩,是相对可信的(统一标准),但绝对值仅供参考,你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只有少数理想情况才能开出NEDC油耗/电耗。
正如行业大佬李想在微博中吐槽的一样,如今有一些逐利的厂家和媒体,关闭空调、暖气、音响甚至涉及安全的灯光,在远郊找个几乎没车的地方慢速绕圈,或者在高速路上以60km/h龟速行驶,最后把这个续航成绩写成文章公布给大家看。
比如尾标“EV300”的电动车,NEDC工况测试只能跑230km左右,而国内某些厂家和媒体可以匀速跑出350km来,而尾标打着“EV500”的车,NEDC工况测试只有400km左右,国内却能跑出650km来,试问广大的消费者朋友们,面对这样的成绩单,我们该如何到店里付款……
笔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