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Jasper
电气化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迅速发展且不可逆转的状态,但目前纯电动车辆的处境却不像前几年那么乐观,随着补贴下滑以及成本增长,加上纯电动车辆本身存在的严重里程焦虑短板,混动作为“过渡”车型却逐渐成为了新能源行业的主力军,甚至能最先取代燃油车型。
![]()
2021年,特斯拉经历了多次调价,而在今年,无论是中国的自主品牌还是合资车企,不少新能源车型也都经历了价格调整,其中包括哪吒汽车、大众ID系列、小鹏汽车全系以及比亚迪的部分相关车型,涨幅在几千元不等,这样的价格调整情况基本与新能源的补贴政策退坡有关。
![]()
而在近期,部分新能源车型的价格迎来了更大程度的涨幅,其中Model Y涨价30000元、理想ONE涨价11800元、小鹏P7涨价20000元等,基本涨幅都在近万元左右,其背后的原因与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有关,比如电池级磷酸铁锂电价格上涨了10倍,达到了50万元/吨,不过每家车企对于电池每kWh的涨价幅度均有不同,其中特斯拉的涨价最为离谱,达到了电池每kWh383元。
![]()
根据不同的涨价幅度也可以看出,除了每kWh的涨价金额不同外,上涨幅度较大的都是纯电动车型,这也跟纯电动车型与混动车型在电池容量的差距有关,纯电动车型为了获得更远的续航里程,电池容积都会比混动车型大一些,同时这也带来了纯电动车型在保险价格上上涨的问题,根据今年年初的消费者投保情况反馈,纯电动车型的保费上涨也超过了预期幅度。
![]()
综合用车成本后可以很清晰的发现,在即便是解决了充电桩的普及问题以及续航里程焦虑后,以目前的混动车型在馈电水平的油耗表现下,纯电动车型的用车成本仍然大于新能源车型,甚至超过不少燃油车型。
![]()
但对于车企来说,燃油车型的停产在未来几年内一定是流行趋势,这也与我国目前实行的双积分政策有关,通过对新能源积分和油耗积分的叠加抵消,车企势必要保障油耗值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进一步来说,新能源车型的生产可以抵消负积分的政策实施,也是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了新能源的加速进程。
![]()
所以,更多的车企会加入对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包括混动以及纯电动车型,但是同样又由于混动车型在燃油经济性、车辆的低功率区间表现等方面的突出,燃油车型率先被混动车型取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拿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举例来说,充电的续航里程基本可以覆盖日常的通勤场景,而即便是面对没有充电条件的用户,就算拿它当一台纯油车来开,加油的经济性也超过了目前市面主流的燃油车型,面对更经济的选择,谁会不喜欢呢?
![]()
其实,以目前的科技发展情形来看,纯电动车辆一定不是车辆发展的最终解决方案,氢能源、甲醇等技术逐渐在发展突破,很可能未来纯电动车辆也会变为“过渡”的其中一环,至于解决电池污染和造电、造氢等途径问题,那是长线解决需要面对的,而人类的科技发展根据历史轨迹,都是短线先解决眼下问题,再面对长线,所以对于更多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接受时代潮流之下盛行的解决方案,未来新能源的路永远会有专业人员来解决。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