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比拼,谁更“抗衰”?
5月开局,各家新势力纷纷公布了4月销量。
大家早有意料,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4月最大的事件是“疫情”,汽车市场深陷其中。销量下滑飘绿,几乎是各家品牌的共同状态。
一方面是生产线、供应链,或停工、或受阻,造不出车,另一面是运输渠道受限,进店情况堪忧,卖不出车。
其实,大家都在等待转机。这个4月,并不容易。
新势力排名榜:零跑跃居第一
4月,零跑汽车交付量为9087辆,环比下滑9.7%,同比增长超200%,居于新势力榜单首位。
小鹏、哪吒,分列第二、第三,环比有较大幅度下滑,但同比均有增长。
蔚来第四,当月交付量勉强超过5000辆;理想第五,直接滑落到4000余辆。
这一轮疫情,上海受影响最大,一二线城市整体受波及。低线城市筑好了防线,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零跑、哪吒,以纯电小车为主销,而且,主要受众来源于低线城市,4月,守住了交付量。
另外,这两家品牌的工厂也不在疫情重灾区,所以,面临的压力更小。
小鹏,其总部在广州,工厂在肇庆,4月受到的直接波及不算最大,所以,与蔚来、理想相比,处境更好一些。4月,交付量破9千,相当可观了。
在分析3月销量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过,蔚来、理想受上海疫情的影响更明显。
蔚来的研发、营销部门身处上海,而且车型定价较高,上海是重要的受众市场。同时,受供应链影响,蔚来工厂也被迫停产数日,所以,4月交付量大幅下滑。
理想面临类似的问题,其部分研发部门也在上海。常州工厂同样受到波及,生产遇到较大影响,部分待交付的订单只能延期。
不过,疫情不完全是理由。蔚来、理想,今年都会有更令用户期待的产品上新。蔚来有ET7、ET5、ES7,以及后续将会陆续改款的ES8、ES6、EC6;理想则有更大尺寸的“奶爸车”L9。不排除部分用户持币等待,从而影响了当前的交付量。
其他品牌:多极演变,销量博弈
其实,除了诸上新势力,其他脱胎于传统车企的电动品牌,也在第一时间公布了交付量。
极氪4月交付量为2137辆,1-4月累计交付达到了10378辆。5月价格上调,据悉,在调价之前,极氪单月订单超过了1万张。
埃安4月交付量为10212辆,1-4月累计交付了55086辆,已经超过了上述新势力。身居广州,受疫情影响较小,也是销量较为可观的原因之一。
新能源市场,面临的格局是“越来越多极化”。昔日的造车新势力走过黑暗的2019年,迎来曙光的2020年,在2021年、2022年持续发展。
传统车企们,也不甘让出失地。自主品牌们,衍生出的电动品牌逐渐成形;外资品牌们,包括豪华品牌,也在加码电动车。
就像总在变化的排名榜单,多极演变下,仍没有博弈出绝对的王者。
新能源今年走势如何?
4月车市完整销量情况还未出炉,但整体下跌,已是定局。不过,相比于燃油车,新能源的市场表现相比会更好一些。尤其是比亚迪4月销量,再次超过10万辆。
疫情终将过去。经此一“疫”,政策层面或将继续鼓励汽车消费,而由于“碳中和、碳达峰”是大方向,所以,政策方向仍会继续倾向于新能源。
就今年走势而言,新能源还会“稳中有升”。
其实,新能源一直是“两条腿”走路:插混、纯电。插混车型,经过多年迭代,已经真正具备了“省油”的标签,不再只为了一块绿牌。
今年又有一个大背景,油价居高,电池成本也在增加,“灵活居中”的插混车型,既可以节省油费,也可以降低电池容量,有可能迎来需求高峰。
另外,疫情恢复之后,多数普通人的购买力也需要慢慢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入门级电动车的购车门槛、用车成本均比较低,有可能继续成为高热度需求。
汽车行业面临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芯片、电池等供应链问题还没有完全纾解,如今,又遇疫情影响,雪上加霜。将来还要考虑,诸多影响因素可能带来怎样的常态化应对措施?
只是,我们应该有信心,一切会重新回到正轨,而阴霾也终将散去。打不倒我们的,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