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特斯拉事故,能上新闻的都说是“失控”。
说起来也奇怪,泰哥但凡能从社交媒体看到特斯拉出现事故,车主无一例外都说车子莫名加速导致车辆失控无法制动。
这不!前几天泰哥又在车友群里面看到特斯拉“失控”的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女车主下高速失控
“170迈”飞奔一公里连撞四车
这次特斯拉“失控”算是有一个完整的行车记录视频了。
从事发特斯拉的行车记录仪来看,在高速行驶时车辆变道后不断加速,连续追尾了四辆车,其中包括一辆还未上牌的坦克300,随后才停下。
根据车主说法,当时在机场二高速上,车突然加速到170迈,之后刹车失灵就感觉“刹车很软”,开了一公里撞了四辆车,最后才气囊打开捡回一条命。
事后女车主在社群内坚称是车辆失控原因导致该事故发生,作为一名多年驾驶经验的司机,知道其车辆自动驾驶系统不牢靠,就从未使用过自动驾驶系统。而在事发当时,只知道刹车踏板特别软。
但事后特斯拉官方回应称:事发当天第一时间联系车主了解详细情况,通过多方比对和分析,且与车主本人沟通核实,本次事件系驾驶员误踩下加速踏板所致。
特斯拉表示,目前已经在车主的认可下,协助车主进行车辆保险理赔流程。
为何踩错加速踏板?
单踏板模式又要背锅了?
其实从上面聊天记录上来看,该事故的驾驶员一样也不是新手了。
有多年驾驶经验的她理论上不容易犯下误踩加速踏板的低级错误。虽说泰哥不清楚当时这位女车主到底是怎么操作车辆的,而且可以造成误踩加速踏板的原因也有很多。
也像这位车主自己所说,没有证据可以给自己证明有踩刹车。
至少目前在没有强有力的证据面前,我们只能怀疑是车主误踩油门踏板的主因可能是习惯单踏板模式的误操作。
但问题来了为啥特斯拉出现疑似失控的案件显得如此之多?
泰哥认为单踏板的问题的确需要被一丢丢锅,因为单踏板操作太过于单一!
加速减速全靠油门踏板完成,只有需要急刹车时,才需要把脚移动到刹车踏板上。但是如果车主以往是燃油车司机,会不会遇到突发情况时,一紧张就发狠劲儿把油门当刹车呢?
单踏板和动能回收并非什么新技术,最早玩单踏板的厂家就是刷沙漠太好玩的日产了。
当车辆需要减速缓行时,驾驶员只需要相应的松开一点油门踏板即可。
微微松开一点点,车速就微微下降一点点,然后稳住;
完全松开,车速就明显降低≈刹车。
“单踏板”系统因为无需驾驶员踩刹车,所以能量回收时,100%都是有电机承担能量收集的,所以效率超高!此外,相比右脚在踏板之间来来回回移动,“单踏板”的细微控制精度高的多,所以“单踏板”车辆的能耗管理和控制效果贼好。
所以不难看出,单踏板制动功能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刹车“,而是提高汽车能耗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在刹车片的摩擦生热上。于是大部分厂商对单踏板制动功能的定位就是:当驾驶员松油门但又没有踩刹车的时候,提供给驾驶员具有一致性的电机制动体验。
很多时候这种一致性的逻辑非常简单,在不同工况下都提供相对稳定的刹车力,甚至和松油门的快慢都无关。
从人体角度,遇到危险的时候是紧张用力。举个简单地例子,我们紧张的时候会产生鸡皮疙瘩,四肢僵硬愣在那里就是肌肉紧张后的收紧动作,也就是说我们危险的时候容易做踩这个动作,而不是松这个反逻辑。
人紧张时是非常容易出现“强直”现象的
再试想一个场景,在高速上巡航即将到达收费站时,如果没有动能回收,最节能的驾驶方式是让车尽可能地去滑行,把全部动能都用于克服风阻和轮胎滚动阻力上。倘若使用了强动能回收模式,那就意味着要一直顶着“油门”,直到距离收费站不足百米的时候,才能松开“油门”回收动能,而这会儿收集的电量也就能让车匀速行驶几十米吧。
在单踏板模式下,车辆的行驶品质会大打折扣,因为若想维持一个匀减速的状态,必须要精准地控制“油门”力度,否则车开起来就是一顿一顿的。
所以很多车主为了舒适学会了“精准控制油门”,但肌肉记忆让他们却忘了还有刹车踏板。
说实话,一辆以软件为核心、靠电传控制全部功能的汽车还有很多我们没法(不能)理解的地方。但就像当年波音777首飞时很多飞行员吐槽该机型电子化自动设备太多,不利于飞行安全,吐槽空客全线侧杆电子化太严重一样。
但事实上这款777是目前事故率最低的机型之一,空客全线也没有特别严重的飞控事故。
而对于汽车来说也是如此,而有部分车主给自己的刹车踏板位置装上了摄像头,希望通过视频画面还原自己驾驶的实际情况。
当然谁也不想发生事故,只是希望在万一发生事故以后,能厘清事故发生的原因,单踏板模式的问题也好、真的刹车失灵也好,甚至是车主自己的问题也好,总要搞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避免无谓的事故再度发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