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车涨价的新闻不绝于耳,再加上缺芯、区域疫情等原因,不少消费者在网上纷纷抱怨排队,甚至加价提车。然而,上周笔者走访北京部分新能源汽车经销商时发现,终端市场与互联网上声音并不完全一样。
![新能源车企趁机饥饿营销,给自己路上“撒钉子”?]()
首先,涨价与优惠同在,比如比亚迪秦、元都有几千块钱的优惠,几何C还有交1000抵10000的活动,小鹏汽车通过合作单位租赁指标,甚至有2-6万元的优惠,所以大家千万别被涨价潮给迷惑了,认为非指导价不能买车。其次,有些畅销车型都有现车,并非传言的要等两三个月才能提车,即便有些销售顾问告诉你要等着,只要你表达出换一家看车的想法时,还是能尽快拿到车。甚至,在议价阶段告诉你要等两个月(完全是饥饿营销),而真正下订之后,会通知下周取车。
![新能源车企趁机饥饿营销,给自己路上“撒钉子”?]()
而另一个意外的数据是,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2年3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高达63.6%,同比2021年上升8.1个百分点,甚至比2020年高出4.3个百分点。这更加说明,目前市场上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新能源车企趁机饥饿营销,给自己路上“撒钉子”?]()
此时,再回头来看网上那些关于加价、排队提车的信息时,你头脑是不是会更加清醒一些。其实,就在上周,笔者的一位朋友就刚刚被“饥饿营销”了一次,私下里吐槽对这个品牌的好感度大大降低。在此也希望终端的经销商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新能源市场机会,从各个节点为自主品牌营造好的口碑。毕竟在新能源赛道上,中国品牌目前处于领跑者角色,合资品牌处于追赶者位置,此时切莫给自己路上撒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