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个汽车品牌,会遇到像宝沃所遇到的问题:你从哪里来?具体点,最多人问的是:宝沃真的是德国品牌吗?
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很正常,而不正常的是,有人才刚刚关注到或谈论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开始做对错的批判了。我觉得,中国企业花钱买下一个存在已久的德国汽车品牌,不存在对错,这只是个商业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宝沃对外说自己是“德国品牌”,这个说法本身是成立的,实在没必要在这点上做口舌之争。但我也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争议,因为这件事是有争议点可问的,那就是:宝沃真的是德国产品吗?
先说说我所了解到的宝沃目前的架构。宝沃已经在北京建有制造工厂,到目前为止,宝沃所有的车型都由北京工厂制造,包括我们这回在德国所试驾的这一批试驾车,也是从中国运到德国,走进口车型渠道上牌的。宝沃在其品牌起源地德国不莱梅,已经拿到地块开始建设工厂,据介绍将于2018年投产。
宝沃目前在北京和欧洲都设有研发部门,其欧洲研发部门总部设在斯图加特,另外分别在英国还有底盘团队,在荷兰有发动机团队(派驻在FEV协同研发发动机),新车研发匹配测试的工作分别会在瑞典、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展开,同样在国内也会进行三高路试。
从研发制造的架构上说,宝沃的产品出自德国和中国联合的研发资源,这种架构形式跟前几年刚起步的观致有些相似,只是宝沃的研发外包程度比观致要低,先抛开销量不说,至少从产品研发层面,观致已经证明这种中外合作做法的可行性。

再就是产品体验了。我们作为首批受邀媒体,在德国慕尼黑试驾到了宝沃BX5。
德国车里,大众是比较强调“豪华车水准的质感,但拉丝饰条以下部分,即中控台和门壁板下半部分,设计略显简单,也没有更多材料做细致搭配,略让我失望。不过后来坐进一辆黑色棕色搭配的BX5里,发现黑色内饰看起来要更低调些,与漂亮外形的落差也没那么明显。

总之,从内到外,宝沃BX5漂亮的地方,可以说是“类似德国车”的,甚至内饰那些不够精细的地方,也挺像传统德国车或者欧洲车的那种朴素——肯定不如华丽内饰那么容易打动国人。

1.8T发动机加来自爱信的6AT,动力说不上澎湃,但无论在城里还是郊外山路都足以称充裕,6AT的匹配效果也是高水准,平顺性一流,只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仍不够线性,在2500-3000转位置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动力分水岭,加速时候略显突兀,甚至在山路上显得提速节奏慢了小半拍,这时候我会希望BX5提供一个比现在更激进的S挡——在山路能更早地用到3000转以上的动力。
在试驾之前,我想象BX5会比较强调那种典型的欧洲车的硬朗风格,但实际上它的底盘操控调校却以舒适为先,不仅如此,还能营造出一种舒适中寻求操控稳定,并带有高级质感的驾乘风格,还真有自己的特色。

BX5驾驶环节的舒适感营造很统一,转向轻柔,避震在头段很注意过滤路面震动,甚至能感觉到博格华纳的智能四驱系统,也调得更倾向于分配更多扭矩给前轮,即便在雪地环境,除了直线加速能前后50:50分配,转弯加油出弯,大多数时候都是前轮获得更多的扭矩,试图将动态控制在偏稳态势。
———— 分割线 ————
如果你有跟随着文字从开头纠结“宝沃是否德国品牌”到这里,那么恭喜你,你SUV的空间是否够用,是不是能得到面子和品质享受,购买BX5相较于同价位的合资、自主SUV有何得失。
回答以上问题:宝沃BX5在20万元以内,它的外形精致漂亮,形象理智得来目前还算独特,外形相对紧凑但空间大小为中等偏上,舒适中兼顾操控稳定的行车质感比大部分同价位对手要好,配置比合资对手要丰富(此时未上市,此项仅限于猜测)。只是潜在消费人群同样关心的油耗和可靠性口碑,目前还没有办法从本篇文字里给出答案,只能有待时间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