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6月首次进入新势力阵营第一梯队,到后来多次挤掉蔚来或者理想重新洗牌第一梯队名单,哪吒似乎要在几家第二梯队的新势力品牌中,成为首家“上岸”的品牌,而它究竟是否具备这个实力?
销量抢眼,利润依旧薄弱
在已经公布的2月份销量快报中,哪吒又再次以7117辆的月交付量排在了小鹏和蔚来的前面,加上前几次进入第一阵营的成绩来看,哪吒的月交付量已经分别实现了超过理想、小鹏、蔚来三家,也是零跑、威马等第二梯队里表现最抢眼的品牌之一。
![]()
按照单车数量来看,哪吒V销量4073辆,哪吒U Pro销量3044辆,但单纯的销量增长只能让哪吒表面上站稳三甲位置,仔细分析后发现,实际上哪吒距离第一梯队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销量上来看,哪吒之所以能够多次超越“蔚小理”,其中和产能、供应链等关键环节脱不开关系。比如在去年10月,蔚来折戟,3667辆的交付成绩致使其跌入谷底,这和当时蔚来受芯片制约相关,而当月哪吒汽车以8107辆的交付荣登榜单第二。以及最近的2月份,哪吒汽车之所以能够再次进入前三阵营,和新势力品牌扎堆升级设备有分不开的关系,比如被哪吒首次超越的小鹏汽车,就在春节期间暂时停产,升级生产设备。据小鹏汽车官方透露,1月底至2月春节假期期间,小鹏汽车对肇庆基地进行了技术改造,2月中才全面恢复生产,因此对2月销量造成影响。
![]()
另外,不断走高的销量与哪吒汽车的利润增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和谐。不同于“蔚小理”起步较高的车型售价,反观哪吒,从2月销量明细中,我们不难看出,定价在10万以下的哪吒V仍然是哪吒汽车的销量支柱。较低的单车售价也直接导致哪吒的单车利润受到影响,根据哪吒的财报显示,哪吒汽车在2020年全年营收为12.97亿元,而蔚来则达到了162.58亿元,在哪吒销量实现较大增长的2021年上半年,其16亿的营收和蔚来的164.32亿有着较大差距。
![]()
实际上,对于销量的增长,哪吒官方也有十分清醒的认知。对于销量屡次进入前三阵营,张勇此前曾表示:“短暂的超越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哪吒的用户群体更加大众,按照这个逻辑,只有是理想的三倍才能比他强。”换句话说,哪吒卖三辆车,才能抵得上理想卖一辆车,而目前要实现三倍的超越,哪吒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上市路漫漫,哪吒还在沉默
从低到高的路线不仅是哪吒目前突破单车售价的瓶颈之一,也是其摘掉品牌标签的限制因素之一。在当下蔚来专注用户、小鹏立足智能的情况下,如何突破低端标签也是哪吒当下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
而在哪吒还没有实现数量上的绝对胜利时,原本做高端品牌的新势力也开始朝着更大众的群体倾斜。此前,关于蔚来要推出定位中低端新品牌的消息不胫而走,其车型定价将在15-25万元之间,这和哪吒准备向上冲刺的车型价格不禁重叠,加上小鹏的狙击,哪吒的向上依然困难重重。
除了销量,“蔚小理”在资本市场的速度更是哪吒在短时间内追赶不上的存在。加上此次蔚来在港的上市,三家头部阵营的企业已经先后实现了双重上市,尽管蔚来敲钟香港并不为募集资金,但从其在美股以及另外两家企业的规模来看,哪吒相差甚远。
![]()
而在第二梯队里,根据证监会网站显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材料,据了解,在原计划2021年下半年科创板上市失败后,在当下科创板上市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零跑或将寻求在港股上市的可能性,而哪吒的脚步似乎还晚了一步。
![]()
另外,同样是传统车企出身,朱江明和张勇的看法有所不同,尽管零跑目前从销量来看走的较慢,但从技术布局来看,零跑一直坚持自研自造,超过60%占比技术人员,让零跑能够实现产业链完整闭环。根据零跑联合创始人吴保军介绍,零跑已累计申报专利破千,在新势力品牌中排名第二。技术是一家车企的底气,从长远目光来看,第二梯队里的零跑汽车同样比哪吒汽车更有优势。
写在最后:
实际上,无论是已经实现多次超越的哪吒,还是现在还处于静默期的威马,或是上市在即、技术更雄厚的零跑,第二梯队要实现反超,除了要应对来自同样是新势力品牌的“打压”,还要应对来自传统品牌转型的压力。不再像几年前任由新势力品牌在彼时未受到重视的一亩三分地里随意折腾,已经成长起来的新能源赛道里挤满了各方玩家 ,想要实现后发制人谈何容易,哪吒的道路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