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K-Car(轻型车),它们大多数长得像个方盒子,排量只有0.66升,因超强的实用性,被很多国内车友热捧。
![]()
不引进的原因有很多,这里不展开了。
前几天K哥的同事@班班的洗车日常 拿来一台比亚迪海豚,简单体验下来,我敢说这就是“中国小K”应有的样子。
![]()
就拿内饰来说,大多数自主品牌都被卷进了高端、科幻这样的字眼里,海豚是极少数,讲求人性化的一台车。
这和日本小K的精髓不谋而合。
比如下图,这是日本非常受欢迎的一台小K,本田N-Van的内饰:
![]()
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储物格。
因为日本人出门经常会带很多东西,比如钱包、零钱袋、钥匙、各种卡片、个人印章、手帕之类的,这样设计会非常实用。
你再看海豚的内饰:
![]()
中控台的“C位”,是一个手机专属的“小阳台”。
因为在国内,只要有一个手机就能畅行无阻了。这才是真正的本土化设计、真正的方便使用者的设计。讲真,K哥的手机也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待遇,它应该很开心吧。
![]()
在“小阳台”的下方,是一个带盖板的储物格,后方有杯架,以及第二个放置手机的区域,这里支持无线充电,实际用起来,一切都很顺手。
而在中控台前方,还有一条长长的沟,很明显是有意设计的,可以放东西,但K哥一直想不出来能放啥。。。
![]()
除此之外,中控大屏也保留了比亚迪一贯的特色,可以90度旋转。这没什么可吹的,除了刷一刷@班班的洗车日常,我想不到别的用处。
![]()
值得一提的是,海豚的内饰在重视人性化的同时,还兼顾了不错的设计感。
比如实体按钮被做成了圆柱形,看起来有很强的金属质感,很上档次。最左边是拨杆式换挡,K哥一时间没找到。。。
![]()
中控台层次感很丰富,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材质,配色也很有活力。总体来说,海豚是很不比亚迪的一台比亚迪。
![]()
只不过这个门把手,未免有点“雷同”。。。
![]()
主副驾驶座椅采用了一体式设计,坐起来感觉很服帖,挺软的。另外,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扶手台下方是镂空的,有一个储物设计,但这里实际用起来并不顺手。
后排空间很富裕,对一台只有4米出头的小车来说,已经相当厉害了。不过这是通过压榨后备厢空间换来的。
![]()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后排空调出风口,如果是夏天,得提前用手机App打开空调,不然后排乘客很遭罪。
前面也说了,海豚的后备厢被压榨了。。。
![]()
可能比MINI大不了多少,但相对海豚的定位来说,这个水平也不能说是无法接受吧,毕竟主要目的是城市通勤。
由于K哥是去蹭拍的,所以这个车我就没试。
![]()
据大老师描述,海豚就是很普通的电车性格,起步有点小刺激,但称不上暴躁,毕竟只有95马力。
这一点K哥深有体会,普通家用电车都是大同小异的,至少在我看来,除了保时捷Taycan之外,其他电车的差异都在50%以内。
![]()
海豚用的是比亚迪刀片电池,但大老师反馈说,海豚的重心比较高。。。但这一点我不能确定是电池本身的原因,还是他开的是尚酷R的原因。
![]()
至于续航,K哥在写电车的时候很少提这个。
主要还是排面不够,没时间测,所以我经常避而不谈,下次不要问了,老是提这个我很没面子。
![]()
另外,相比续航,我其实更希望看到比亚迪800V闪充能尽快下放到这种亲民小车上,这是能显著提升电车用车体验的好东西。
最后,一向苛刻的大老师开完海豚,一个劲地夸好猫。。。
![]()
我不知道,我都没开过。
但我更愿意推荐海豚,仅仅是为了减少马路上见到好猫尾灯的几率,那玩意真的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