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发布”官微发布过一篇《沈阳市大东区“五抓”并举 争当振兴发展排头兵》的文章,其内容主要介绍特斯拉在国内将建立第二座超级工厂的信息,拉开工业发展,为特斯拉等新能源的整车制造奠定基础。
随后,这则消息在网络上也引发了网友的激烈的讨论。
![卖的太好来不及造,传特斯拉在沈阳建新厂,特斯拉:消息不实]()
就在2月14日上午,针对这一消息的言论是否属实的问题,特斯拉中国进行了澄清,并表示此为不实消息。
然而,帖子发布不久后,该内容就进行了删除。
有不少网友怀疑这样的做法,不知是为了保护信息来源还是收到比亚迪或者特斯拉官方的威胁而被迫删帖,但让人浮想联翩。
![卖的太好来不及造,传特斯拉在沈阳建新厂,特斯拉:消息不实]()
为完成产能,加大工厂建设
目前,特斯拉在美国德州、德国超级工厂的建立下,在产能上仍然有明显的差距。数据显示,特斯拉2021年全年交付92.6万辆,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和德国柏林的两座工厂即将投产。
虽然当前这两座超级工厂已经在生产一部分车辆,但是特斯拉格外注重规模生产,在2021年年度开始生产Model Y最终获得认证后开始与客户交付。
![卖的太好来不及造,传特斯拉在沈阳建新厂,特斯拉:消息不实]()
不幸的是,遇上了疫情的原因,全球供应链、运输、劳动力等方面受到了限制,所以局限了工厂实现满负荷产能的指标。为了能够加快产量,只能提高上海现有工厂与弗里蒙特的产能。
节约成本,或选国内
从产能方面看,本土化生产对每辆车的成本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
之前马斯克就表示:在完成大幅度提高电池产能与降低成本后,直到2030年,特斯拉每年将生产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
而国内拥有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在中国加大工厂的建设不仅能减少成本还能扩大国内市场,可谓是一箭双雕。
所以,建立工厂秉持“本土化”的计划势在必行。
![卖的太好来不及造,传特斯拉在沈阳建新厂,特斯拉:消息不实]()
那么,直接将工厂本土化其优势体现在哪?
一是可以减少人工成本与运费成本;二是超级工厂中内部高度智能化、机械化能够代替大部分的人工操作。
这一点,从德国工厂与中国工厂的建设对比中就能够明确看出了。
特斯拉在宣布建立第二座超级工厂中,本来预计投资12亿,新增了4000名员工,计划5个月内完工,而中国的进度在计划中完成,2019年计划建立的德国工厂至今都未完工。
有如此快的投产速度让国内特斯拉第二年扭亏为盈,补足了之前的资金流通问题,投产之后满产满销,彻底反转了特斯拉之前经营困难的窘境。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部分原因让特斯拉有了将工厂再度在华开展的打算。
解决“抗冻”问题,或落地沈阳
之前就有传闻说特斯拉的中国第二工厂会做出一些实质上的进展,包括特斯拉通过比亚迪购买的刀片电池。
如今传闻再起,结合已经曝出的信息可知,特斯拉在国内建设第二座超级工厂的计划依旧还在实施,只是不知道最终的落地点在哪罢了,有人猜测是在青岛,有的人觉得是在沈阳。
![卖的太好来不及造,传特斯拉在沈阳建新厂,特斯拉:消息不实]()
早就有传言称,特斯拉的潜在选址地址包括青岛、大连、天津等地,甚至还有特斯拉已在青岛自贸区签约,1年内将开工建设。
随后,这些消息被特斯拉中国的副总裁陶琳否认,称第二工厂选址信息均不属实,这句话像似顺应了网络上流行的那句话“说了但又好像没完全说”。
陶琳只是对选址信息进行了辟谣,不过或许是默许了特斯拉在华将建设第二工厂的可能性。
![卖的太好来不及造,传特斯拉在沈阳建新厂,特斯拉:消息不实]()
从汽车“抗冻”的原因上来看,东北地区冬季较为寒冷,并不适合新能源汽车的实际情况,再加上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辟谣过这件事,所以落在青岛的机会并不大。
若是在沈阳建设工厂将面对北京等区域的市场,距离上要比上海近很多,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缩短交付周期。这样看来的确沈阳更有希望。
写在最后
在我们看来,特斯拉在国内对上海超级工厂的新投资从产能45万辆提升至150万台,依旧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无法在2030年完成产量2000万辆的计划。从特斯拉能够霸榜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榜来看,国内“价格战”打得是异常的火热,这也让品牌热度持续高涨,在华建立第二座工厂目前看来或许不是一个确定的信息,但这样看来,建立工厂或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