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1年承接了2020年车市复苏的信号,虽然国内汽车市场整体下行压力持续,但自主品牌并没有因为迷茫困顿而停下脚步,反而因为全面加速的激烈竞争,催生出了一大批能冲能杀的自主品牌,这些自主品牌在凛冬中坚持研发创新,熬过最艰难的时刻,风雨过后焕发出了惊人的活力。
另一方面,在市场的角逐中,一些自主车企没能挨过来,应了那句老话,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闲话不多说,下面我将以出走海外、百万销量、重新起航、全面混动、品牌向上这五大关键词来为大家回顾展望一下2021年自主车企的奋斗历程。
关键词01:出走海外
随着国内车企在电气化和智能化等新技术领域不断发力,其已在全球逐渐形成引领之势,因此2021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的整体出口规模和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
1月12日,工信部举行2021年汽车工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在过去的一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01.5万辆,相比2020年增长1倍,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出口31万辆,同比涨幅超3倍多,一年时间便超过此前历史累计出口总和。
具体来看,2021年,长城汽车海外销量突破14万台,同比劲增103.7%,并占到集团总销量的11.1%。目前长城已在海外市场卖出超过90万台车,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均能看见其的身影;而吉利汽车2021年在海外市场迎来了爆发期,整体销量超11万辆,同比增长约58%,业务足迹覆盖至全球28个国家,并新增销售网点24家,海外销售和售后网点总计227家,持续提升在海外市场的辨识度与影响力。除了上述这些自主大厂,还有诸多中国汽车品牌实现了在海外市场的突破,在多个国家、地区市场的排名也在不断上升,口碑日渐提升。
除了中国品牌车辆的出口量不断提升外,自主品牌也在持续深化全球影响力。2021年下半年,领克“亚太计划”启动,领克01完成了在科威特上市;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吉利白俄罗斯、英国工厂,长安、奇瑞、比亚迪汽车等车企相继在海外投产。而吉利更是与世界级车企雷诺建立合作关系,打算通过其韩国工厂,利用美韩贸易之便,将车辆出口至美国市场。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国产在崛起,海外市场对我国汽车品牌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彰显了我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也折射出中国汽车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02:百万销量
刚刚迈入2022年,各大车企就陆续公布了2021年的全年累计销量,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自主品牌三巨头长城,长安,吉利,三家销量均纷纷突破120万辆,稳居第一梯队,但“自主一哥”之争在今年将更加激烈。值得一提的是,奇瑞、上汽乘用车、比亚迪等几家二线梯队的表现也十分有看点。
具体来看,2021年吉利乘用车总销量达到132.8万辆,虽比预定的153万辆目标只完成了90%不到,但依然保住了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的位置;长城汽车,2021年乘用车总销量为1,280,993辆,同比增长15.24%,连续六年突破百万销量,稳中有进持续威胁着吉利“自主一哥”的位置;长安汽车2021年乘用车总销量为120.42万辆,同比增长23.1%,仅次于吉利、长城,位居自主品牌第三名。
而位于第二梯队的奇瑞的销量达到了96.19万辆,离百万销量只有一步之遥,另外,它还立下了2022年150万年销量,力争200万的flag,虽然暂时离第一梯队有些距离,但是从奇瑞的产品布局上来,其上升势头已经非常明显;上汽乘用车2021年销量达到了80.08万辆,同比猛增21.72%,创下历史新高;至于比亚迪,虽然销量只有73.01万辆,但它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比亚迪去年的势头大家也都清楚。
总的来看,尽管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有技术的车企,还是走得非常稳健。像奇瑞、上汽集团、比亚迪都展现出了年销量破百万辆的潜质。也正是这些车企的努力,让整个自主阵营的市场份额占到2021年国内车市的41.2%,相比2020年的35.7%提升不少。
关键词03:重新起航
正如导语所言,2021年,车市又多了一丝回暖的迹象,最为亮眼的非东风风神莫属。12月底,东风风神亮出了本年度的期末成绩单——品牌全年销量121570辆,同比涨幅73%,也超过了此前制定的年销12万辆目标。乍一看,你也许觉得东风风神的成绩在偌大的中国车市并没什么,但仔细观察东风风神2021年的表现,对于它来说着实称得上奇迹之年。
要知道,东风风神在2017-2020这四年时间里,品牌年销量从15万降低至7万辆,连续四年销量下滑,2020年距离2016年巅峰销量的15万台近乎腰斩,而在2021年却实现了漂亮的转身,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
而这复苏之路,离不开东风风神敢于拥抱年轻化,敢于对技术维度突破以及对服务品质的深挖。星光不负赶路人,销量回暖更加证明了东风风神的正确方向,未来的它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这也给其他一些岌岌可危的自主品牌树立一个很好的风向标。
关键词04:全面混动
现阶段,新能源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不少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禁燃令”,这进一步倒逼了车企发展新能源车的决心。当下,摆在众多车企眼中的路线主要有两条,混动以及纯电,虽说后者是新能源转型的最终形态,但毫无疑问混动才是现阶段内燃机向电机的最佳过渡选择。回顾整个2021年,各大厂商皆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布了各自的混动技术,在这条赛道上进行军备竞赛。
具体来看,2021年,吉利发布了雷神智擎Hi·X混动平台,支持A0-C级全系车型覆盖,并且涵盖HEV、PHEV、REEV等多种混动技术,整车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3.32%,打破了比亚迪骁云混动发动机43.04%的热效率纪录;奇瑞汽车也提出了全动能混动构型鲲鹏DHT混动架构,它是中国品牌首个将双电机驱动、9种工作模式、11个组合档位、SD双轴驱动融为一体的混动构型,几乎覆盖全部用车场景。
另外,长安的iDD混动系统、长城的柠檬DHT、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系统,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毕竟它们也早有量产版实车发布,其产品力是用户有目共睹的。总的来说,2021年的自主混动技术可谓遍地开花,它们的新车、新技术也将在2022年与主流日系品牌的混动车型展开正面对决,着实令人期待。
关键词05:品牌向上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说过:“长城汽车不走高端化很快就会死,自主品牌必须向上突破。”而这,也几乎成为自主车企的共识。可与此同时,近几年自主品牌在冲击高端化的路上,有过无数惨痛的失败经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品牌力不足,市场接受程度差,产品力不强,高端产品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
但在2021年,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用户服务政策的调整以及品牌的高端化战略,一线自主大厂纷纷在向上之路上迎来突破。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坦克500,新车自广州车展亮相以来,热度居高不减,不论是从外观、内饰设计,还是全部自研的动力系统,坦克500在国内自主品牌车系中,都走在了前沿,在豪华硬派越野车市场撑起了自主阵营的半边天。
而除了坦克500,还不乏领克09、星途揽月等诸多自主明星车型,它们皆是自主品牌冲击高端的产物,相信有了坦克500、领克09等珠玉在前,2022年还将会涌现出新一批自主高端车型。
写在最后
回顾整个2021年自主阵营在国内车市中的表现,我想没有比这五个关键词更为合适的表述了。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我很高兴看到在全球汽车行业竞争不断升级的当下,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品牌服务、未来战略规划中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奋发向上,同时我也坚信,在2022年,自主阵营还将取得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