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行业】1月17日晚间,一则券商首席、公募基金经理联合某国有大厂相关核心员工内幕交易、联合炒作的消息传出。
有不少传言称,该消息中的券商首席为中泰证券研究所原首席策略分析师陈龙,而涉嫌内幕交易的企业则是小康股份。
![]()
1月18日,据上海证券报,中泰证券研究所原首席策略分析师陈龙确已被抓,或涉嫌操纵证券及内幕交易。
同日早间,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了澄清公告。公司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核实,为了避免对投资者造成误导,现澄清说明如下:小康股份对上述事项不知情也未参与相关违法违规事宜。
公告称,小康股份与华为的合作一切正常,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做好生产经营和产业布局,持续聚焦主业,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当日开盘,小康股份股价震荡,低开3.09%,报45.75元。不过,当日收盘,已上涨10%,报51.93元。
![]()
这不是小康股份第一次陷入“内幕交易”。
据公开信息显示,去年1月和4月,小康股份曾因内幕交易的违规信息披露,接连遭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和书面警告。在此之前,小康股份已因关联交易、资产处置、可疑战略合作协议等问题收到上交所和证监会重庆局不少于5次的问询函和关注函。
其中,据去年1月28日发布的《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重庆小康控股有限公司、张兴明、张兴海、孟刚)》显示,时任重庆同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易晶,于2018年10月利用汇报工作机会从孟某(时任小康股份董事会秘书)处,获取了小康股份将发行股份购买东风小康剩余股权的内幕信息。后以个人实际控制“李某超”证券账户、以与蔡某波共同控制“陈某珠”等14个证券账户,在内幕信息形成后交易小康股份股票,合计盈利超63万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小康股份董事长、总裁张兴海通过重庆小康实业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易晶所在的重庆同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约15.38%的股权。
个中弯弯绕绕,难以理清。
再看这一次,则是与押宝华为概念脱不了干系。
2021年1月25日,华为宣布与小康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同时首款搭载华为 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的赛力斯SF5自由远征版也正式上市。
4月,华为宣布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正式入驻华为旗舰店。按照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披露的规划,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今年7月底计划进入华为200家零售店,今年年底将扩展到1000家。
同月29日,有消息称,华为正在与小康股份洽谈收购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控股权;当日下午,小康股份否认该传闻;5月6日晚间,小康股份发布公告,再次辟谣。
即便是如此,也有不少散户相信:“收购只是早晚的事情,投就完了”。在随后的半年里,时常传出的收购苗头也进一步助推了小康股份的股价飙升。
![]()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小康股份报收于59.55元,较2020年末的17.08元上涨248.65%。2021年度共计28次涨停收盘,7次跌停收盘,16次登上龙虎榜。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个8、9块钱股价的公司,股价短短几个月涨到八九十元,你说背后没有资金来炒作,应该是不太可能的。”
融资融券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0日收盘,小康股份融资余额17.85亿元,较期初增加15.36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3.11%,高于期初的1.54%。
与之相反的是,销量市场的惨淡。2022年1月7日,小康股份在电话会议中提到,2021年交付了8000辆左右SF5,交付量不大的原因主要是芯片问题。
![]()
仅以芯片问题搪塞,或许以偏概全。去年6月,有车以后曾随机实地走访华为旗舰店,有用户反馈,“感觉还是特斯拉好看,这个车又不是华为自己造的,买它干啥”。
而互联网也是有记忆的。去年5月29日,华为智选SF 5开启交付之前,那些在新闻稿件中频繁出现的“两天订单破三千”、“一周订单突破6000台”等词汇依旧出现在各大平台之上。
全年销量略多于一周订单,公司股价一年暴涨248.65%,“暴富的希望”究竟是寄予于何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近期业内对小康股份的质疑频频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