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7年的喜相逢集团,即将迎来其15岁生日。从雏鹰初生到雄鹰振翅,在15年的时光错落中,喜相逢集团跻身我国汽车租赁行业Top10,其积极打造的“全产业链”式汽车综合服务生态业已初具规模。
资本掘金汽车服务市场 行业进入高光时期
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吹响汽车私有化号角,合资品牌纷纷大陆投产,开始了第一阶段汽车增长。随后十年,整体汽车市场异常活跃,时间持续到2012年下半年,由于对车辆的保养、维护以及整修的需求增加,以汽车服务为主的市场开始逐渐升温,并在2014年-2015年到达沸点。期间各类资本涌入汽车服务市场,在瓜分保养、维护等基础业务前提下,开始尝试汽车金融服务。
2016年-2018年,传统互联网巨头三雄抢滩汽车服务市场,并陆续推出自己的汽车融资租赁部门或投资相应企业,各大收资方扶持的企业迅速崛起,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态势。但,蓬勃的背后,是否意味着洗牌时刻即将到来?
面临资本“收圈”,作为老牌知名企业的喜相逢集团如何巧妙应对?
入局更早 喜相逢更理解市场
其实早于资本触探风口之前,喜相逢集团就以尝试在其线下门店内推行类似“融资租赁”相关业务,有着相对较为成熟的战斗经验。
2015年“融资租赁”风头正盛时,喜相逢集团顺理成章拿到福建省首批获准进入该行业的试点授权,“融资租赁”业务得以规范化。因此,对于整个“融资租赁”的业务根基以及业务模式探索,喜相逢集团同比后续入场的互联网大鳄更有话语权。
破局更早 喜相逢打造汽车“全链式服务”
2016年以后,我国汽车行业进入另一个更迭时期,即进入以汽车服务+汽车综合应用为主的“互联网+”时代,手握足够用户数据的喜相逢集团投入重金扩大其在科研技术方面上的软实力。接连出品了包括52车APP、快呀租车小程序等综合性产品,以及智能风控大脑等行业领先风控系统,利用智能化技术快速锁定当下用户需求。
![]()
2018年,集团旗下网约车业务品牌“喜滴”正式上线,点亮喜相逢业务链路上智能化科技化的光点。在渠道拓客方面,喜相逢集团积极利用全新技术手段扩展获客渠道,通过快手、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对接用户需求。
从最初的经营性租赁,到率先入驻的融资租赁,再到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网约车业务,以及贯穿业务全链路的线上、线下服务。喜相逢集团正在全力打造集合“互联网+汽车”的专业性汽车“全链式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