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资讯】当圈内还在为用户共创的“群演氛围”而众说纷纭时,MG Cyberster已经完成首次共创,并确定采用全系敞篷+电动剪刀门设计。
12月11日,首个汽车品牌真产品共创组织Cyber暴造局正式成立。
据悉,在明年正式上市前,MG Cyberster至少将历经15次共创节点,定义至少33个用户决策的产品点,并在线上和线下举行一系列共创活动。
“真”产品共创,是怎么创?
![]()
要理解MG为何成立Cyber暴造局、如何实现共创,有必要先弄明白MG Cyberster的定位和意义。
3月31日,MG品牌发布了全新产品线MG Cyber,同时公布了一个用户共创平台MG Cyber Cube。
不少围观者脑海中涌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Cyber是什么意思”?
从官方的表述来看,Cyber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Kuber,意为“控制”。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Cyber这个古老的词汇也逐渐被引申为通过数据进行管理计算的计算机技术。
对于这条新产品线,MG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端的定位,将以“CO-CREATING”即共创共享的品牌新玩法,开启与用户交互的新方式,实现个性化定制。
![]()
乍看之下,MG的玩法似乎和业内诸多汽车品牌宣传存在着共性:全新产品线、全新产品定义,从用户共创切入。但深入到具体的打法和逻辑上,MG Cyber却走着一条独特的路径,这一点在本次活动中显现得尤为明显。
据了解,Cyber暴造局将由5位联合发起人发起,设立包括造型设计、性能操控、电竞智能座舱在内的三大“分局”,100位KOL担任飞行嘉宾,上千位KOC担任“暴造达人”。除此之外,“Cyber暴造局”还设立了“3+X”执委会理事机制。
![]()
而从MG Cyberster基于三大分局的共创模块划分来看,给到了当下年轻人想要的参与感:
将在造型与设计层面,完成外观与内饰造型方案、色彩及材质选择等的共创;
在性能与驾控层面,完成底盘调校、驾驶模式及三高试验评估等的共创;
在电竞智能座舱层面,完成车端游戏选型、智舱功能定义、人机交互设计等的共创。
“本次是Cyber暴造局成立以来的首次共创,MG将MG Cyberster的造车流程向核心用户完全开放。”
MG表示,“要以‘高度还原’作为目标,推动量产造型的研发。”这也契合了MG Cyberster的量产原则:一,高度还原;二,众创共建;三,量产推进迅速。
![]()
“对于MG Cyberster项目,我们要么不搞,要搞一定是最专业、最深度,也是最完整的。”
在今年11月举办的广州车展上,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孙亦炯表示:“希望真正把整套研发过程,向核心用户来进行完全的开放,让线上用户全面参与,这就是深度。”
这一理念其实早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上汽集团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上汽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兼营销执行总监张亮,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总设计师、设计中心全球执行总监邵景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有提到。
“我们觉得纯电超跑是蓝海,但是创新不能太快,要正好走到那一步。所以这件事情怎么干呢?我们只能把这个话语权交给用户。”
“众筹对我们来说,是想把量产决定权真正交给用户,出发点是很朴素的。”
“MG不希望“闭门造车”,不希望自嗨,希望倾听用户的心声,也希望能看到用户的真实反应。”
![]()
有没有给到真实的话语权,可以从“用脚投票”的用户数据上看到。4月29日,MG Cyberster提前93天完成5000份众筹目标,仅用10天就完成众筹目标。
而本次最终参与共创的用户也共同决议了MG Cyberster的开门形式、顶篷设计、前脸、大灯、轮毂和后背包等共创内容,并确定采用全系敞篷+电动剪刀门的设计。